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於13日發布最新疫情數據顯示,第19週(5月4日至5月10日)因新冠病毒至門診及急診就醫人次達9,978人,較前一週上升,已有明顯回升跡象。

該份公告中表示,上週(5月6日至5月11日)全台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個案,以及6例死亡個案。今年以來累計併發重症病例已達237例,其中43例不幸病故,患者多為65歲以上長者或本身具慢性疾病史。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九成的重症與死亡患者並未接種本季新推出的JN.1新冠疫苗。
在疫苗方面,截至11日為止,全台接種JN.1疫苗人次已達209.9萬,整體接種率為8.75%。65歲以上長者的第1劑接種率為18.2%,第2劑則僅有0.33%。上週新增接種人次為10,400人,為近兩個月以來單週最高,顯示民眾對疫苗意願逐漸提升。
疾管署再度呼籲民眾,尤其是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JN.1疫苗者,應儘速前往接種,以預防中重症發生。另針對已完成1劑並已間隔180天的高風險對象(如65歲以上長者),則建議儘快接種第2劑以強化保護力。

疾管署也提醒,雖多數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但若快篩陽性後出現重症警訊,如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模糊、嘴唇發紫、24小時無尿、無法進食、收縮壓低於90毫米汞柱或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等,應立即就醫。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孕產婦及慢性病患者若確診,應盡速接受治療,以便醫師能及早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併發症與死亡風險。
除此之外,疾管署也特別呼籲,需額外注意兒童族群。若出現高燒持續超過48小時或超過39度並伴隨冒冷汗、退燒後活動力依然不佳、呼吸急促、胸悶、持續性嘔吐、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應儘速送醫。若進一步出現抽搐、肌肉抖動、意識不清、血氧低於94%、體溫超過41度等重症指標,須立刻送醫急救。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在這波疫情的就診人數中,5至9歲與10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族群的增幅最為明顯,幾乎翻倍成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病毒經過多次變異後,對於人體細胞表面ACE2受體的親和力已大幅提升,使年輕族群也容易遭感染,顯示疫情年齡層正逐漸下探。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表示,兒少族群因群聚與社交活動頻繁,在校園內極易傳播病毒。雖然大多數孩童僅出現輕症,但病毒可能由學校帶回家,傳染給家中抵抗力較弱的長輩或慢性病患。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則坦言,目前全台學校尚在上課階段,學生族群恐成為傳染媒介。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其他年齡層民眾因受到家庭內感染而出現症狀,醫療就診人數將持續上升。(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新冠疫情再次升溫「單周急診逼近萬人」 兒童、青少年族群增幅最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