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男性因上腹痛及大便呈灰白色就醫,經檢查發現不僅是膽結石問題,更在膽汁和胰液的出口交界處發現2公分壺腹瘤,醫師提醒,此處若出現超過2公分的腫瘤,罹患壺腹癌機率相當高。

根據外科醫師陳榮堅在臉書分享,該名患者在5年前就被診斷出膽結石,但因害怕開刀,一直靠藥物控制。這次因為上腹痛加上家人發現他臉色發黃,才緊急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除了發現膽結石掉入膽管,更在膽汁和胰液的出口交界處發現2公分大小的壺腹瘤。
陳榮堅指出,這類腫瘤的手術治療範圍相當廣,需同時切除膽囊、膽管遠端、十二指腸、胰臟頭及部分胃部,是消化系統最大的手術之一。該患者因發現有淋巴轉移,術後還需接受電療及化療。
針對膽結石問題,陳榮堅建議,若只是發現些微膽沙,可透過藥物輔助;但一旦發現膽結石且曾經疼痛過,就應考慮手術治療。特別是當膽結石大於1公分時建議手術,若大於2公分則會增加罹患膽囊癌的風險。
陳榮堅也分享糞便顏色異常可能代表的健康警訊。他表示,鮮紅色糞便可能與大腸癌、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瘡有關;黑色糞便則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上消化道出血的徵兆;灰白色糞便可能與膽道結石或腫瘤相關;青色糞便合併腹瀉常見於病毒感染;而鮮黃色糞便加上腹瀉及肛門灼熱感,則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