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出手!保護令2大新措施 5類加害人易再施暴

分享:

近日社會發生數起重大家庭暴力案件,多案為被害人在已核發民事保護令的情況下,仍遭加害人殺害、攻擊,社會各界也因此嚴重質疑保護令效力。衛福部6日宣布,「5大類型」加害人經研究及實務顯示極可能再度施暴,應加強刑事司法之拘束力,包含檢討未核發保護令前的「安全空窗期」以及嚴重暴力情節者應執行羈押。

衛福部祭保護令新措施。(圖/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祭保護令新措施。(圖/報系資料照)

針對社會各界對於保護令效力產生疑慮,衛福部對此表示高度重視,「經檢討現行機制,並就保護令聲請到核發這段安全空窗期提出強化風險防控,以周延被害人安全保護。」

衛福部指出,研究及實務顯示,核發保護令後,8成加害人未再施暴,但其如有前科、精神疾病,或有嚴重暴力、脅迫跟蹤等行為時,極可能再度施暴;且於離婚、開庭或裁判前後,加害人往往採激烈暴力因應。

因此,對於這類加害人應加強刑事司法之拘束力,落實相關安全措施,方能有效維護被害人安全,衛福部表示,除將持續督促各地方政府提供被害人保護措施,也需要相關部會協力合作,強化保護令刑事程序、遏阻暴力危害,提出下列精進措施:

一、檢討保護令制度與風險預防機制:

目前家庭暴力防治法所設之保護令聲請與核發機制相對完善,惟針對保護令尚未核發前的「安全空窗期」,強化庇護安置與緊急安全服務,提升對被害人的即時保護力。

二、強化保護令執行成效,落實跨機關合作:

建請司法院研析如何進一步縮短民事保護令之審理及核發時間,加速保護機制啟動。此外,對於違反保護令或涉有嚴重暴力情節者,於符合法定要件時,建請司法機關依法羈押;若未羈押,建請依法為附條件命令,要求加害人遵守相關限制行為。

衛福部表示,於執行保護令過程中,警政、衛政及社政單位應加強危險資訊研判,提升風險預警與安全介入的即時性,本部將持續推動警政與司法單位資訊整合,提升民事與刑事案件資訊共享效能,以利風險資訊即時掌握與應處。

衛福部強調,民事保護令制度為家庭暴力防治及維護被害人與其未成年子女重要的法律工具,未來將持續與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等相關防治網絡機關密切合作,強化司法制度與執行力道,確保保護令能更有效保障被害人安全,減少暴力危害,杜絕暴力再發生。(文/CTWANT)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更多CTWANT報導】

3年9次家暴通報!紐約同志情侶檔反目竟出人命 丈夫「全身刀傷」死在馬桶上

女公關被殺「頸部連砍24刀」 保護令拖2個月才發!警方曝原因

跟客人爆衝突遭辭退 妹控夜店安管曾多次持彈簧刀衝家門威脅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