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25日爆料點名大陸新華社駐台記者涉入台灣電視台政論節目,甚至指女記者趙博在東窗事發後,近期已緊急離開台灣。但據了解,趙博早已返回大陸,駐點時間為2月23日至5月22日,屬於正常輪調,亦完全遵守陸委會規定,文化部也證實趙女在1個月前離境。
由於報導並沒有指出是哪家媒體,也沒有揭露爆料者,民進黨即藉此痛批「中國黑手介入台灣媒體」,並進一步質疑國民黨、民眾黨推動修法,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的任命改成依政黨比例,是為了架空NCC。
《自由時報》表示,報導皆有所本,相關單位包括陸委會也已正面回應,至於是哪家電視台?這是消息來源保密問題,各家媒體若好奇應該自行求證。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25日接受《中時新聞網》的訪問,就新聞專業的角度,提出他的看法。
莊伯仲表示,綠媒這則新聞用影射的方式指控,雖直接點名新華社記者,但沒說是哪家媒體、哪個節目,反而要跟進報導的媒體去查證,這無助於釐清事實。此外,大陸官媒若有心介入政論節目,不會傻到直接派人介入節目編審會議,這樣很容易落人話柄,「提出指控的一方,要拿出真憑實據,含沙射影不是好事。」
莊伯仲認為,以新聞學標準來看,應要有當事人的回應,正反並陳才算平衡,而不是只引述匿名消息來源,「單方面的指控,沒有查證與平衡,容易流於被特定勢力利用放話的傳聲筒。」
他並建議,台灣和大陸是完全不同的新聞哲學,我方要對自己言論自由的制度更有信心。他透露,曾有陸媒記者私下交談時坦言,「來台前,對台媒記者流露出的『制度優越感』非常不以為然,但後來才發現,台灣輿論百家爭鳴,允許存在各種意見,才了解為什麼台灣記者有這樣的底氣。」
「春江水暖鴨先知,」莊伯仲表示,兩岸官方升高對抗態勢的情況下,第一線派駐在大陸或台灣的記者往往是最敏感的一群,也因被夾在中間受害,這對兩岸正常交往並不健康。
莊伯仲說,此事「駭人聽聞、匪夷所思」,希望政府毋枉毋縱,不然極有可能引發陸方反制,到時候倒楣的恐是台灣駐京媒體。
目前陸委會嚴格限制陸媒一次在台駐點90天,時間一到就必須離境,多待1天都不行。被點名的新華社記者趙博昨在北京採訪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晚間發稿報導。文化部也證實趙女在1個月前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