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承諾調降貨物稅成空話? 執行長打臉財政部

分享:
▲過去賣3、4萬的機車,現在動輒7、8萬,而造成機車如此昂貴的原因,矛頭指向民國57年制定的貨物稅/中時新聞網攝

過去只要3、4萬就可以買到的機車,現在動輒7、8萬,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機車售價如此昂貴?矛頭全指向從民國57年制定的貨物稅,將機車認定為奢侈品而課徵17%的稅,經過50年的變遷,早有人認為這項條例已不合時宜,喊出「廢除或調降機車貨物稅」,日前由三位立委提案,目前已進入立院二讀階段。

而對於此議題,財政部重申「不宜調降」,並做出四點回應,分別是:第一、對機車課徵17%貨物稅是考量其為移動汙染源,因此不宜調降。第二、目前已有機車汰舊換新政策,最高可補助4,000元,該政策也將延長五年至2026年。第三、機車外銷價格低於國內售價,此為業者自行斟酌市場而定,並非貨物稅造成。第四、若取消貨物稅,將減少地方稅收,影響施政。針對財政部的回應,光陽機車執行長柯俊斌今(23日)也發表看法,認為政府應正視實際問題,聆聽民眾心聲。

【針對財政部回應逐條反駁 貨物稅該走入歷史?】
柯俊斌認為,一般民眾在加油時,已隨油徵收空污稅,買車又要被課徵17%貨物稅,等於民眾被剝了兩層皮,並不合理。而且,現今燃油車採用七期規範,規範之嚴苛,已超過歐美先進國家,況且,為了研發出更環保的車款,成本增加勢必反映在車價上,如此政府再以「機車是移動汙染源」為由課徵重稅,無異增加民眾負擔。

再者,最高補助4,000元的機車汰舊換新政策,即將在明年1月到期,雖然政府有意再延長5年,但一般民眾的反應是:既然要補助,為何不直接一點?尤其,對於汰舊換新補助的政府單位多達4、5個,不僅補助標準不同,金額不一,表格也不同,造成申請過程繁雜瑣碎,民眾根本霧煞煞。而且,許多年輕人首次購買機車,家中並無舊車可以汰換,無法享受到該政策補助,等於變相懲罰年輕消費者。

至於廠商外銷至國外的機車賣得比台灣便宜,網路上一片罵聲,質疑廠商獨厚外國人,但事實真是如此?其實數字會說話。
假設廠商推一部50,000元的機車,營業稅佔5%,貨物稅佔了17% ,這些稅賦加一加,稅價大概佔了22%以上,因此,賣到消費者手上的價格,在台灣起碼要賣61,000元左右,但在歐洲國家,除了營業稅、燃料及牌照稅,並無課徵貨物稅,所以,誰讓機車售價高居不下,大概很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2,500萬人,光是機車數量就有近1,400萬台,而其中超過一半的機車,是十年以上的二行程老車,環保污染確實嚴重,但令人納悶的是,政府既然如此重視環保,就應該鼓勵民眾汰舊換新,可惜其作法卻背道而馳,一方面要求廠商
必須符合七期環保法規,另一方面卻堅持貨物稅,造成早已是民生必須品的機車價格高昂,倒楣的當然還是市井小民。

至於減少地方稅收部分,貨物稅是民國57年的產物,當時不管是冰箱、電視,或是機車,都被列為奢侈品,但50年後,機車仍以奢侈品的標準來課徵貨物稅,早已不合時宜,但這樣的制度為何不檢討?主因仍在於實質稅收,光是機車一年貨物稅就能課徵到50億,如此好入袋的稅收取消太可惜,因此政府裝聾作啞的後果,就是全民買單。實際做法應由政府另找財源填補缺口,而不是將問題推給業者與消費者。

【執行長仍盼透過民主機制 對取消機車貨物稅議題進行溝通】
對於立院下個會期即將對調降或取消機車貨物稅進行討論,執行長表示仍然對立院深具信心,因為這是許多機車廠牌的團體的共識,相信最後仍然會順從民意,取消或調降機車貨物稅的課徵。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