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闢謠!保溫瓶用20年讓男鉛中毒身亡是假新聞

分享:

不少人喜歡隨手攜帶保溫瓶,減少紙杯容器使用又能補充水分。近日傳出一名50歲男子每天用保溫瓶裝咖啡,一用就是20年,結果失智且鉛中毒身亡。後來發現虛驚一場,男子其實是因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過世。但也令人好奇,保溫瓶使用不當真的會溶出有害的金屬物質嗎?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56"]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樣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挑選保溫瓶時儘量以300系列的不鏽鋼為首選。(圖/pixabay) [/caption] 目前市面上的保溫瓶,多以300系列的不鏽鋼為主,其中又以304與316最常見。304與316含有為鉻跟鎳的成分,可耐腐蝕,是穩定合格的保溫瓶材料。「一般正常使用情況下,300系列不鏽鋼保溫瓶並不易釋出金屬,民眾不用太擔心會有中毒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樣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挑選保溫瓶時儘量以300系列的不鏽鋼為首選。 通常316的鎳的含量較高又有微量金屬鉬,價格會較304高,至於耐用度沒有絕對影響。此外,合格的保溫瓶應有明確標示不銹鋼材質,例如304或316,並與信譽良好的商家、店家或廠牌購買,更能確保品質,使用起來更安心。 另外,也有人擔心,咖啡、茶等飲料裝在保溫瓶飲用,可能會釋出有害物質,顏宗海建議,保溫瓶還是裝溫開水最為合適,不過就算裝其他飲料如:茶、果汁、牛奶等,也不易造成金屬釋出,對健康不會產生太大危害。 但如果保溫瓶內有刮損呢?顏宗海提到,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保溫瓶內的金屬釋出,是否會影響健康,但他特別提醒,當保溫瓶損壞或生鏽時,代表內部結構被破壞,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儘早更換。 另外,為了避免保溫瓶損壞,在清潔上也有技巧。顏宗海表示,清潔保溫瓶如同清潔不鏽鋼鍋具,千萬不能使用尖銳的鋼刷,要用柔軟的海綿清洗,避免傷害到表層塗料而增加金屬暴露的風險。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中時電子報)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