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輪替大聯盟」記者會喊卡!羅智強曝原因:轉以「這方式」續倡議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前議員羅智強15日上午號召「政黨輪替大聯盟」,強調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應展現誰更有實力,並在最後關頭團結,理念遭外界解讀挺侯立場動搖;羅智強15日晚間取消原訂16日的發表記者會,表示將繼續用更漸進、累積的方式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

羅智強15日號召「政黨輪替大聯盟」,晚間取消原訂16日的記者會,表示理念遭曲解,後續將以更漸進方式繼續倡議。(圖/中天新聞)

羅智強指出,他上午與媒體人王淺秋一同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不料卻引發「不支持侯友宜」的質疑,認為理念被帶歪,即使如期召開記者會也無法替聯盟加分,為避免引起更多揣測,決定暫停。

羅智強向支持他理念的人喊話,即使取消16日記者會,仍會和王淺秋以更漸進、累積式的方法繼續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並堅信這是擊敗民進黨唯一的一條路,預告最慢於下周向大家公布計畫。

羅智強認為,侯友宜5月17日獲國民黨徵召時,也曾高呼3次「政黨要輪替」,不解為何這樣的想法會被曲解,「政黨輪替大聯盟」的意義,就是給有意角逐總統的人,不管是侯友宜還是柯文哲,給他們一點時間,用最大的努力去證明自己是最有能力帶領台灣實現第3次政黨輪替的人。

羅智強分析,政黨輪替大聯盟之所以會被窄化為「支持誰」或「不支持誰」,是因為政黨輪替,是民進黨最害怕的訴求,當然會想方設法的搞破壞;另外,政黨輪替大聯盟,有其困難與複雜性,容易引起誤會和陰謀論的猜測。1場記者會,不足以說明「政黨輪替大聯盟」的倡議目標、如何進行。他們必須採取「更周延而漸進式」的溝通、論述和共識凝聚的方式。那絕對不是1次記者會就能說清楚的,必須花一點時間耐心、反覆的溝通溝通再溝通、說明說明再說明,甚至修正修正再修正。

羅智強面對質疑,決定將以「堆積木的方式」、透過他最擅長的社群平台為主,進行溝通,縱使記者會暫停引來不少砲火,他也平常心看待這必經過程,小小的絆跌,並無礙他們追求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的決志,至少討論的火花已經燃起,這是件好事。

羅智強指出,政黨必須輪替、民進黨應該下台,這已經是台灣多數人民的主流共識,但由於在野力量的分散和混亂,即便有近6成的台灣民眾支持政黨輪替,民進黨還是可能靠4成的少數選票當選,這才是2024總統大選,民主制衡陣營面對的最大難題。

羅智強表示,他和王淺秋,都只是「政黨輪替大聯盟」的倡議人,他們的角色,就像個點燈人,告訴大家什麼是「政黨輪替大聯盟」、「政黨輪替大聯盟」的重要性。但這個計劃要成功,不可能只靠他和王淺秋2個人,2個人的力量太薄弱、太薄弱。必須有更多社會中堅力量站出來,必須有更大的民意疊起來。期待更多有力量的人站出來,為台灣民主、兩岸和平,實現政黨輪替。「唯一支持,政黨輪替,大家加油!」

留言衝人氣 5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