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NOW健康
女性每個月都會受到荷爾蒙分泌的影響,經歷子宮周期性的出血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月經(或稱經期),部分女性在每次月經來潮時,有明顯的腹痛及不適感,或者經血過多、貧血、頻尿等,如有上述症狀,要注意是否患有婦科腫瘤中最常見的子宮肌瘤,若有下腹頻繁疼痛的現象,更應留意是否為卵巢癌或其他婦科病變,必要時須手術切除,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術後發生的腹腔內沾黏情形。
若出現惡性腫瘤特徵建議手術切除。(圖/NOW健康)
婦科腫瘤是否手術切除 醫師提出評估指標
容婦產科診所院長謝俊賢醫師指出,婦科常見的腫瘤大多是良性,其中以子宮肌肉瘤占比最高,其他還有子宮肌腺瘤及卵巢等處的腫瘤,依據器官與生長部位的不同,腫瘤可生長的大小也有差異,以子宮的腫瘤來說,謝俊賢院長曾遇過最大28至34公分的案例,也治療過卵巢腫瘤最大50公分的患者。一般來說,惡性腫瘤勢必手術切除,而若非惡性腫瘤,謝俊賢院長表示,符合以下其中1、2個條件,就會建議手術切除。
- 腫瘤過大或生長速度過快:腫瘤大小的定義會依據其生長部位的空間而定,症狀可能包括腹脹、腹痛或直接可以在腹部摸到質地堅硬的腫塊。
- 多發性腫瘤:常見如多發性子宮肌瘤,會生長在不只1個部位,症狀比單發性子宮肌瘤更嚴重,也有更高的比例可能造成不孕。
- 影響生活品質:症狀過於嚴重而影響生活品質,如腫瘤過大可能會壓迫到膀胱,造成頻尿或解尿困難;肌瘤生長部位貼近子宮內膜造成經期出血量過大導致嚴重貧血或者嚴重經痛。
謝俊賢院長提醒,多數婦科病變都會表現出腹痛症狀,若女性常發生肚臍以下的腹部疼痛,應先尋求婦產科醫師做超音波或內診檢查,排除婦科問題後,才建議轉診內科。
術後發生沾黏恐帶來後遺症 甚至需要2次手術。然而,手術雖能改善症狀,卻也容易發生沾黏,進而引發後遺症,謝俊賢院長說明,術後沾黏是因為手術過程中,身體組織受到傷害產生發炎反應,進一步分泌纖維組織包覆這些受到傷害的器官,導致原本應該分開的組織或器官沾黏在一起,據研究顯示,發生沾黏的人約有40%會產生脹氣、便祕、腸阻塞等後遺症,20%至40%的人產生不孕症,可能會需要2次手術來改善沾黏問題,還會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度,因此降低沾黏發生率成為醫師手術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3大方向預防術後沾黏。(圖/NOW健康)
如何預防手術沾黏? 有3大方向可依循
謝俊賢院長進一步說明,預防沾黏主要有3大方向可遵循:
- 提升手術技巧,減少手術中使用電燒刀燒灼,並在術中保持組織的濕潤度,留意充分止血
- 使用可吸收的縫線,避免異物存留在體內;
- 使用防沾黏醫材,進而降低沾黏發生機率。
謝俊賢院長提醒患者可在術前與醫師溝通,選擇合適的防沾黏產品,而在防沾黏醫材中,玻尿酸成分的防沾黏貼片幾乎適用於各種手術傷口,在術後組織修復過程中,玻尿酸貼片除了能穩固的貼附組織不位移、有效降低組織沾黏發生機率以及嚴重程度,而且玻尿酸成分約在10至14天內,即可完全被人體吸收,28天左右隨尿液排出體外,如能在手術中遵循上述防沾黏法則,便能大幅降低術後發生沾黏的機率及嚴重程度。
最後,謝俊賢院長特別叮嚀,女性都應每年定期至婦產科檢查,如有任何下腹痛或婦科問題,應立即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避免久拖不就醫而延誤到治療黃金期,發現患有腫瘤時,讓醫師評估手術的必要性,並進行醫病溝通,達到真正有效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