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飽肚子超脹又狂打嗝! 中醫師揭「5大排氣解脹法」

分享:
無語音資料
volume_up

「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一定很多人都體驗過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示意圖/Photo AC)

1.薄荷油塗抹腹部按摩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認為,薄荷性辛、涼,微甘、無毒,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暑化濁、辟穢氣、清頭目等功效,其中含有的揮發油成分包括薄荷醇、薄荷酮、異薄荷酮等,提煉成薄荷油或是薄荷精油使用,具有調節與鎮定作用,對於舒緩頭痛、充血、疲勞、發燒、消化不良、肌肉痛、胃腸不適、脹氣等症狀,有一定的助益,還能夠抑制胃腸平滑肌的收縮,緩解胃腸抽筋症狀。另外,薄荷油對於止癢、消炎、止痛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若沒有薄荷油也沒關係,居家常備藥物中的白花油、小護士軟膏(俗稱面速利達母)等,也都含有薄荷成分,塗抹於腹部按摩,同樣有改善脹氣的效果。不過陳潮宗提醒,白花油、小護士軟膏等藥油、藥膏中多添加了如樟腦、水楊酸等其他成分,在使用上比單純薄荷油要更加謹慎。

陳潮宗指出,尤其是發育尚未完全的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這些綜合成分的外用藥膏時,要注意樟腦可能加重蠶豆症症狀;而薄荷加上水楊酸若使用過量,可能會有呼吸困難、痙攣等中樞神經中毒的危險;對阿斯匹靈過敏的人,對水楊酸也有相當程度的敏感現象,因此,幼童使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確保使用上的安全性。

2.消脹氣運動

蹲下後用手環抱彎曲的雙腿,將大腿貼近肚子,可加強腸胃道消化作用,有助改善腹脹、腹痛症狀。

3.打嗝排氣

多走動,加速胃腸蠕動、保持彈性,透過打嗝或噯氣將空氣排出體外;切忌催吐,否則恐造成胃食道逆流。

透過打嗝或噯氣將空氣排出體外。(示意圖/photoAC)

4.中醫藥膳茶飲

薄荷、柑橘類的茶飲有助消化,改善脹氣。

  • 山楂陳皮白菜豆腐湯(3~4人份)

材料:陳皮4錢、穀芽2.5錢、麥芽2.5錢、山楂3錢、白菜1把、香菇8朵、豆腐2塊、生薑5片。

作法:中藥材全部洗淨,白菜切段,香菇去蒂泡發;鍋中加入2000c.c.清水和藥材,大火滾沸改成小火滾30分鐘後放入香菇再滾15分鐘;放入白菜、豆腐、適量鹽、香油後,煮熟後關火。

功效:消除積食、緩解胃脹、噯氣、理氣健脾。

  • 桂花陳皮消積飲

材料:陳皮2錢、桂花1錢、茯苓2錢。

作法:所有藥材放入8 0 0 c . c . 水中,小火燉煮至顏色呈深褐色、水分收乾至剩下600c.c.時關火;依個人口味添加適量紅糖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陳皮具消肉積、桂花助理氣、健脾去濕,兩樣藥材加在一起製成茶飲能改善脹氣狀況。

5.穴道按摩

按摩穴位可以達到消除脹氣的症狀。(示意圖/資料照)

陳潮宗說明,藉由按摩穴位達到消除脹氣的症狀。

  • 中脘穴:胃的正上方,肚臍上4寸(食指、中指、無名指3指併攏,橫放肚臍上側,向上折量2次)。
  • 天樞穴:肚臍左右兩側旁開2寸(食指、中指、無名指3橫指寬)的距離。
  • 關元穴:肚臍正下方3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4指幅寬)。(常春月刊)

文章授權轉載自《常春月刊吃完就打嗝脹到不行?中醫師傳授一套「拍氣解脹」法

【延伸閱讀】

他「火燒心」以為胃食道逆流,就醫竟心肌梗塞! 醫揭「8個警示症狀」:手痠麻慘了
8成打嗝的人,是因為胃食道逆流,竟然跟太晚下班有關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avatar
avatar

RCLU

2025/04/15 08:53

👍

avatar

Tim Lee

2025/04/14 16:47

遵循 5大排氣解脹法 !!

avatar

訪客677090133

2025/04/14 16:46

CTI 加油&回52

avatar

Fisch Li

2025/04/14 16:11

👌

avatar

Lan Lan

2025/04/14 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