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泥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火災財務損失;台泥13日召開重訊說明會指出,初步評估,廠房、設備及存貨報廢之帳面價值及目前已知拆除及修復費用共計約新台幣164億元,相關資產已投保財產險,總保額為新台幣219億元,單次事件最高理賠金額為新台幣30億元。扣除預估可獲得的保險理賠後,依公司間接持有三元能源科技78.1%股權比例計算,本次事件對台泥公司獲利的影響初步預估約為新臺幣110億元,具體損失金額尚待確定,但此為非額外現金支出之損失。

台泥指出,此事件將列為2025年上半年財報之重大期後事項。
鋰電芯製造在全球皆存在「熱失控」風險。台泥指出,三元能源科技自建廠以來,就以超越台灣消防法規的規格,除了法定消防設施,還建置了自設消防以及化成區獨立消防系統,全廠並已通過主管機關消防竣工驗收。三元能源科技設有三道消防及監測系統,其中包含導入日本「片岡製作所」的整合式化成系統,此系統提供整合式火災預防解決方案,採購金額高達新台幣30億元。
然而,從現場影像紀錄及員工訪談發現,火災當下廠區溫度異常時,系統所設計的五道關鍵作動程序均未啟動。片岡工程師於火災發生前7月9日及7月10日甫到廠進行系統維護。為保障公司與股東的權益,針對與事件相關的供應商,台泥已啟動調查,如發現確有可歸責之處,亦將會採取相關究責行動。
截至2025年6月,台泥指出,三元廠及南科廠已接獲客戶訂單至2026年,訂單量超過兩廠原產能一倍以上。為確保全球供應鏈穩定並回應客戶需求,集團已加速啟用南科廠第三條備用產線,自8月初即已開始備援三元廠區部分產能。台泥電芯事業也已迅速與國際客戶及合作夥伴協商,初步完成海外供應鏈外包安排,由合作夥伴接手生產Molicel第一代高階三元鋰電池產品。部分客戶也願意提供非重複工程費用(NRE)及海外生產要素支援。
針對子公司火災事件對台泥造成的重大財務衝擊,台泥營運總部身為督導單位,深感責任重大,責無旁貸。台泥營運總部團隊由企業團總執行長張安平及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帶頭自請減薪,包括營運總部副總經理、財務長、亞洲水泥環保事業總經理、亞洲充儲事業總經理、資產管理事業總經理等高階主管,將從8月份起至年底,每月減薪20%。針對火災事件直接相關人員,集團將依職務權責,對電芯事業總經理、廠長及火災發生工段的各級主管進行責任追究,處置方式包括懲處、減薪或職務撤換等,確保未來能制定並執行更高標準的制度與措施,以全面提升營運安全之保障。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台泥旗下三元能源火災衝擊獲利110億 高層減薪至年底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泥重訊跟大火有關?這家綠電巨頭同步停牌引聯想
台泥今停牌 市場傳出與「這件事」有關
台泥停牌 傳與三元能源科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