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趙楷生/綜合報導
美國預計近期將公布「232條款」半導體進口關稅調查結果,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可能對台灣半導體產品課徵高達25%甚至50%的關稅,此舉恐對台灣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造成重大衝擊。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警告,一旦半導體關稅涵蓋資通訊產品,台灣整體資通訊產業恐遭美方「連根拔起」。他更指出,台灣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可能犯下兩項致命錯誤。

蔡明彰於個人YouTube頻道中指出,台灣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過程中,犯下兩項致命錯誤。首先是低估了美國總統川普削減台美貿易順差的決心,其次則是過度高估台灣在美國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定位。他進一步表示,川普對台灣開放市場的程度並不滿意,且未見台灣有實質大筆資金赴美投資。

目前美方對台灣實施20%對等關稅,台灣政府希望能在8月7日正式生效前,將稅率談判降至15%,但進展仍不明朗。蔡明彰認為,台灣方面將20%稱為「暫時性」關稅並期待透過持續談判爭取調整的策略,反而可能導致更多讓步。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已表明,8月1日關稅方案已大致底定,8月7日將如期生效,短期內不會再做調整。
針對即將公布的半導體232條款調查結果,蔡明彰表示這將是觀察川普是否真正重視台灣供應鏈角色的重要指標。若課稅範圍僅限於晶片產品,代表美方對台仍保有一定彈性空間;但若稅率涵蓋資通訊產品,將對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因為資通訊產品占台灣對美出口約七成,這可能意味著美方有意藉由高關稅迫使台灣加速赴美設廠。

此外,蔡明彰也提醒,未來台美關稅協議結果必須經過立法院審查,由於反對黨在國會占多數,可能會拒絕批准,導致談判成果被迫退回。若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會惹怒川普並招致更高的關稅報復。然而,若不退回又無法修改相關開放法案或編列對美投資預算,將導致國會擱置法案,不承認台美貿易協議,最終可能引發政治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