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國慶休假3C追劇族小心!看東西都扭曲 才30歲女竟「黃斑部病變」

分享:
0:00
volume_up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110年健保數據,我國約有678萬人次因眼科疾病就診,約佔全國就醫人口3成。視力受損與失明的衝擊,不只會衝擊患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對於社會與家庭也是不容忽視的經濟負擔。舉例而言,光是110年健保用於眼科治療的開銷就上看181億元。威脅國人眼睛健康、甚至造成失明的主因之一就是黃斑部病變,其中又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有關。

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用30秒快速檢測自己是否有黃斑部病變風險。(圖/報系資料照)
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用30秒快速檢測自己是否有黃斑部病變風險。(圖/報系資料照)

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此外,每10位長輩中約有1位的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林口長庚眼科部黃奕修部長強調,千萬別把黃斑部病變當成正常的老化結果,及時且穩定的治療格外重要。然而,逾半數患者在治療2年後停止療程,若無持續回診可能暴露於視力受損與失明的危機中。為了探究其中斷回診的原因,愛盲協會與羅氏大藥廠因此進行黃斑部病變醫囑遵從性的收案研究。

此研究中,收案患者年齡坐落在56至88歲,以接受眼內注射治療的患者為主,諮詢15位長期且穩定治療的患者,以及14位中斷治療超過4個月的患者,藉由比較兩族群,顯示台灣患者「2大常見迷思」:認為黃斑部病變健康衝擊不大、有治療視力就會快速變好,且對眼內注射治療存有過高的期待,導致容易受挫而放棄治療。

黃奕修說,研究顯示,對於消極治療的患者而言,56%患者不認為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且儘管超過4個月沒有回診追蹤、治療,仍有71%患者對自身的病況保持著正面態度,並不擔心視力受損,甚至認為病況會自然好轉。黃奕修部長說,積極治療的患者,80%患者重視黃斑部病變的衝擊,且儘管穩定治療,仍有33%患者感到擔心。

研究也顯示,雖然86%患者與家人同住,但卻有高達31%患者無人可照顧,無論是回診或是日常自我照護,都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不僅如此,每5位約有1位患者認為無法從親友間獲得足夠的支持,獨自治療黃斑部病變也為他們的內心帶來孤獨。此外,高達62%患者罹患其他慢性病。然而,為了維持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患者不僅在交通往返上需要花費1.8個小時,候診的平均時間更是耗時4.7小時,也就是說,每一次的回診治療,需要花掉6.5個小時的時間,幾乎等於上班族工作一日的時間。不難想像為何研究也指出,有36%消極治療的患者認為回診很麻煩與不方便,

黃奕修表示,除了眼內注射藥物,今日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治療,已有新一代雙機轉眼內注射藥物,有機會可幫助減少不正常血管增生並讓血管更穩定。透過藥物新選擇,患者可依據醫囑及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療程。待治療穩定後,更可依據治療反應,有望將治療頻率延長至每4個月一次,減少眼內注射次數,幫助患者在治療前期就建立信心,促使其未來治療更穩定,同時也減輕了照護者的負擔,需要上班的其他家庭成員也可以輕鬆陪伴患者抗病。(CTWANT)

【更多報導】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