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今天請辭。他持有股份的數家公司因疑涉金融犯罪,正在接受調查。

法新社報導,帕魯克斯發表聲明說:「我已於1小時前向總統請辭,辭去總理一職。」他並說,他同時辭去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黨主席的職務。
帕魯克斯指出:「儘管我決定辭去當前職務,我將繼續捍衛自己的名譽與尊嚴。我正等待調查結果出爐,我相信調查將會釐清事實與影射之間的差異。」
立陶宛當地媒體報導,立陶宛金融犯罪調查局(FNTT)今天稍早前往帕魯克斯弟媳名下一間公司Dankora的辦公室展開搜查。該公司利用歐洲聯盟(EU)資金向帕魯克斯持股的公司Garnis採購電池系統。
立陶宛調查記者今年5月首次揭露,Garnis在帕魯克斯擔任總理期間獲得一筆國家補貼的貸款。
當局隨後啟動調查且仍持續進行中。記者後來揭露更多疑涉入貪腐的案件,部分案件已進入調查階段。
另據美聯社報導,在帕魯克斯請辭前,他涉入的商業交易因遭檢調調查,引發民眾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示威,要求他下台。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今天上午宣布帕魯克斯請辭。帕魯克斯領導的現任內閣預計會隨之總辭。
帕魯克斯是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的新領袖。立陶宛去年10月舉行國會大選後由3黨成立執政聯盟,並由帕魯克斯出任總理。
帕魯克斯去年出任總理前曾受訪指出,立陶宛准許開設台灣代表處是「外交錯誤」。
不過美聯社報導指出,立陶宛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因為政府改組而改變。(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