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老書先生(政治社會觀察家)
臺中市長盧秀燕8月2日全妝前往北屯、石岡勘察災情。民進黨“立委”王義川在《新臺派上線》節目上嘲諷盧秀燕的妝容,還不恰當地說出「我也不知道是在賣什麼」的言論。民進黨性平部主任李晏榕8月7日在臉書貼文「我們不要厭女的臺派」來譴責王義川。以民進黨「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為了擺脫私下結盟陳明文要像主上(表忠心),陳明文因為之前6月被御用媒體揭發「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炒地案」在8月13日中常會上演繹一下替主上忠犬王義川辯護,痛批性平部隨意扣帽子「不合程式」,指責李晏榕「自認為是聖女、仙姑」。民進黨“立委”(扶龍王)王世堅當場反駁,警告「若不認同性平部,民進黨垮掉算了」,兩人嗆聲演繹持續延燒到了散會後的電梯裏,逼得賴清德不得不親自出面滅火,強調要尊重黨內聲音,不要隔空喊話。輿情一時紛擾:民進黨此次內訌不僅暴露出黨內無法調和的派系矛盾,也反映出黨內從「派系共治」向「賴系集權」的轉型失敗。

「互嗆事件」的背後並不單純,充滿著民進黨內各派系長期的恩怨糾葛。王世堅代表「英系」佔據民進黨中常委席位,陳茂松則是到處私下結盟的「正國會」在中常會的代言人。林佳龍2018年尋求連任臺中市長失利後,受到時任總統蔡英文垂青,從台灣鐵路史上事故最大的交通部長一路升至總統府秘書長。也就是在任上,有機會成為第一批「表忠」輔選賴清德2024年總統大選的親英幕僚,「正國會」隨之搖身一變,成就了自己「臺南幫」「嘉義幫」外又表忠心成為「親賴系統」。王世堅大戰陳茂松,因派系糾葛不禁被外界揣測遐想:難道是蔡英文前總統與賴清德總統之間的「歷史劃傷」又在鼓包化膿?還是大家為了2026九合一選舉提名明爭暗鬥?
從建黨之初,派系內鬥似乎就是刻在民進黨骨子裏的DNA。從早期「美麗島系」與「新潮流系」的角力,到近年「英系」「海派正國會」「蘇系」的明爭暗鬥,民進黨始終未能擺脫「贏者通吃、輸者掀桌」的內耗迴圈。2019年賴總統勇氣可嘉,在黨內初選中挑戰如日中天的蔡英文前總統連任之路。親英系的網軍側翼隨之出征,在PTT、Facebook散佈賴清德與國民黨勾結謠言,甚至偽造賴總統接受大陸資金的假證據,直接導致賴總統初選民調從47%一度超過蔡英文前總統,驟跌至27%。當時初嘗從「鬥人」到「被鬥」滋味的賴總統,在出席公開活動時痛斥「請要求網軍停止攻擊我」。個中滋味,自然烙印於心,點滴在心頭。

如今時空轉易,民進黨賴清德總統兼主席開始利用檢調媒體內外製造仇恨值,黨內的肅清由「陳明文嘉義茶改場炒地案」「台南風災陳亭妃一同勘災視察的消失」,「高雄林岱樺的住持老公案」莫不是為了明年的五都直轄市與縣市九合一大選,非賴族類給予(腥腥相惜、五腥連誅),逼者眾人不敢違背賴神英明神武,為了2026九合一選舉提名大家要用投名狀跟演繹一下來表忠心。
但是賴清德跟蔡英文不同之處是慘敗於7/26大罷免,無法出訪中南美洲過境美國:誠如外媒評價,民進黨陷入「內外交困」。其實何止民進黨,臺灣一年多來又何嘗不在內外交困之境遇?民進黨鬥歸鬥,那是民進黨自家事,但影響臺灣人民整體利益,以一黨害一國,我國人豈能不計較?
為國家人民福祉計,姑且把「王陳之爭」看成孤立事件,沒有「國會」為了選舉佈局心切的演繹,亦沒有賴總統「借刀殺人」。賴總統在8月15日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當天發文表示「放下對立才能迎向未來」。蔡前總統也應從國家大局出發,對自家子弟兵加以管束,把蔡賴心結先放一邊,藉由個人與美方交好的利基,向美國展現團結的臺灣。在賴總統因過境議題被美方羞辱之際,蔡前總統或許也會聽到建言,譬如代替賴總統前赴美國疏通臺美交流管道,但請為臺灣利益做事,不受幕僚挑唆而設政治算計,去爭搶那「他不可往我無不可往」的風頭。

臺灣民意基金會8月12日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率降至29%,創2024年1月以來新低,其中淺綠選民流失是主因。若民進黨派系內耗持續激化恐再次拉低選民觀感,到時不要說8月23日大罷免第二輪投票,就算2026年縣市長選舉及2028年大選,民進黨有何先機可言?「走完最後一哩路的人」若冷眼旁觀「困在每一哩路的人」,可能最終受傷的不僅是民進黨,還有整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