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沈玉琳打氣!潘忠韋憶血癌治療「全身潰瘍、劇烈腹瀉」

分享:

前職棒球星潘忠韋8日上午為罹患血癌的藝人沈玉琳隔空打氣時,首度詳述自身對抗血癌的心路歷程。他經歷8個月化療及兩次骨髓移植,雖然至今仍受慢性排斥所苦,但仍積極以自身經驗鼓勵病友正面面對治療。

前職棒球星潘忠韋8日上午為罹患血癌的藝人沈玉琳隔空打氣時,首度詳述自身對抗血癌的心路歷程。(圖/統一獅提供)

潘忠韋回憶確診過程時表示:「一開始完全沒有想到,只覺得經常有點發冷。」直到轉播中華隊12強賽事時,突然感到脊椎「像被電流擊中一樣,有很明顯的抽痛」,這才促使他就醫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白血球數值已接近7萬(正常值4千到1萬),最終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治療過程中,潘忠韋先在馬偕醫院接受為期1個多月的誘導化療與類固醇治療,隨後進行4至5次鞏固化療。經過8個月的療程後,他進入骨髓移植階段。第一次移植是透過慈濟骨髓資料庫尋找非親屬捐贈者,但移植未能成功。考量病情急迫性,醫療團隊改採其兄長潘忠勳的半相合骨髓(染色體僅50%相符)進行第二次移植。

潘忠韋回憶脊椎「像被電流擊中一樣,有很明顯的抽痛」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白血球數值已接近7萬,最終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圖/潘忠韋臉書)

由於移植屬於異體移植類型,潘忠韋後來轉至台大癌醫中心接受治療。移植後,他經歷了連續兩週的高燒,全身黏膜發炎,皮膚出現大片潰瘍,並伴隨劇烈腹瀉。所幸在醫療團隊及時調整用藥後,他順利度過危險期。

即使成功對抗血癌,潘忠韋仍持續面臨慢性排斥帶來的挑戰。他透露:「我的雙腳是24小時一直隱隱作痛」,曾一度需依賴鴉片類止痛藥才能入睡。後來改用普拿疼等其他止痛藥物後,情緒副作用才逐漸減輕。

儘管身體持續承受疼痛,潘忠韋仍堅持保持運動習慣。他表示:「如果不動,擔心體能會下滑很快,更怕跌倒。」因此每天堅持走萬步,並進行不需器材的深蹲運動,每個方向各做10次,以維持核心力量。

對於同樣罹患血癌的藝人沈玉琳,潘忠韋特別勉勵:電視上的你總是很樂觀,相信你也會用這樣的心情去面對病情。(圖/沈玉琳的御琳軍

對於同樣罹患血癌的藝人沈玉琳,潘忠韋特別勉勵:「電視上的你總是很樂觀,相信你也會用這樣的心情去面對病情,把身體交給台大的醫療團隊,然後相信事情有好的過程,結果也會好。」

如今的潘忠韋雖然無法重返球場,但仍活躍於轉播工作。他感謝醫護人員、家人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並表示:「我很幸運,能走到今天,還能用我的故事鼓勵別人。」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