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結果26日出爐,公民團體主導的罷免案全軍覆沒,其中有7名藍委同意票有跨越25%門檻,但因少於不同意票而罷免失敗;另外有7名藍委、以及新竹市長高虹安,其不同意票數超過當選立委和市長時的得票數。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投票於7月26日登場,結果24名國民黨立委與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0條第1項規定,罷免案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才能通過: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25%以上。
在本次罷免案中,共有7席立委的同意票通過罷免門檻,分別是台北市立委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新北市立委葉元之,新竹市立委鄭正鈐,台中市立委羅廷瑋,以及花蓮縣立委傅崐萁。其中,王鴻薇、徐巧芯、羅廷瑋和傅崐萁在2024年立委選舉中,得票率皆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有7名被罷免藍委這次不同意票比2024大選得票數還多,也反映藍營成功催出基層選票,包含新北立委張智倫、基隆立委林沛祥、鄭正鈐、台東縣立委黃建賓、桃園立委邱若華、魯明哲、呂玉玲。除了上述7名藍委外,高虹安的不同意票更催出12萬4360票,比2022年新竹市長拿到的9萬8121票還多。
此外,傅崐萁的罷免案也受到外界關注,包含國民黨出身的花蓮縣議長張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均公開表態支持罷免,但最終花蓮縣投票率達60.10%,為全台最高,傅崐萁並以6萬5300張不同意票勝出。緊追在後為徐巧芯的59.98%和王鴻薇的59.59%的投票率。

而被綠營及罷免團體視為仇恨值最高、最可能罷免成功的頭號指標藍委葉元之,投票結果不同意罷免6萬6917票,險勝6萬3357張同意票,以3560票成功留任,在24席被罷免藍委中票數差距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