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喊月入5萬免稅 親綠教授傻眼:不如增「愛台新選項」?

分享:

總統賴清德日前表示,預計明年5月報稅時,個人年收入在62萬元以下(約每月5萬元)將免繳所得稅,引發討論。成大教授李忠憲質疑,這個依據是怎麼來?要不要也學普發一萬「拒領」的選項,多一個愛台灣「自願繳5%」的選項。

賴清德指出,明年月收入5萬以下者可免繳稅。(圖/中天新聞)
賴清德指出,明年月收入5萬以下者可免繳稅。(圖/中天新聞)

李忠憲今天(23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德國2025年的基本免稅額是單身者為年收入12,096歐元(約 42 萬台幣),若夫妻合報則翻倍到84萬台幣。這個數字不是隨便訂的,而是根據所謂生存最低需求的計算,保障一個人能有基本生活所需(租房、食物、衣物、教育、醫療)。稅制建立在「人不應該因為繳稅而陷入貧窮」這個價值,而且免稅額每年會隨物價調整。

賴清德喊明年月收入5萬以下者可免繳稅,引發討論。(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喊明年月收入5萬以下者可免繳稅,引發討論。(報系資料照)

李忠憲指出,主計總處統計的平均薪資約5.6萬,台灣設定「月薪5萬以下不用繳稅」,把接近台灣平均薪資當成「需要免稅的貧窮線」,等於在承認台灣的整體薪資結構讓大多數人都過得像弱勢,這就是「高的離譜」的矛盾。德國的免稅額等於「人權底線」,窮到不用繳稅,台灣的免稅額把「平均薪水」當「弱勢」。德國精準針對低收入者,避免社會邊緣化;台灣免稅額過高,結果讓財政壓力大,卻沒真正針對最需要的人。

外傳2026綜所稅「免稅額」可望大幅調高。(報系資料照)
各界都十分關心報稅問題。(報系資料照)

李忠憲認為,無差別的普發1萬跟年收入60萬免稅,狀況還不是差不多?不應該把稅收起來放到更弱勢的地方嗎?報稅的時候,要不要學普發一萬「拒領」的選項,多一個愛台灣「自願繳5%」的選項,這樣施政邏輯比較有一貫性吧!「我要問月薪5萬以下的依據是怎麼來?」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