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魚虎七月起進入繁殖期,不過今年魚虎數量異常減少。南投縣政府自2020年起展開「電撈防治魚虎球」行動,過去三年都破萬尾,但今年截至目前卻不到900尾,創下新低。縣府懷疑魚虎出現行為改變,甚至可能是被「新魚王」取代。

根據統計,縣府自2020年與在地漁民合作啟動魚虎電撈行動後,首年即捕獲約8000尾魚虎2021年暴增至3萬4000尾,2022年及2023年仍維持1萬6000至3萬5000尾的水準。然而去年數量突然驟減至3439尾,今年更是不到900尾,變化明顯。
縣府人員研判,今年魚虎疑似「變聰明」,改變習性,棲息於岸邊枯枝與雜木堆下,導致漁筏難以靠近、電撈作業受限,因此捕獲量下滑,並不代表魚虎真的大幅減少。縣府人員進一步表示,未來將強化陸上巡查與岸邊撈捕,提高電撈防治效率。
不過,也有另一說法出現,今年開始有釣客頻繁通報,在日月潭中釣到名為「皇冠三間」的外來魚種,這是一種原產於南美的魚類,以魚苗為食,甚至會捕食魚虎幼魚,疑似已在潭區擴散。
縣府指出,「皇冠三間」具有觀賞價值與食用性,可能是遭人類棄養後擴散至潭區,然而目前仍無法掌握其實際族群規模,若確認其取代魚虎成為潭區「新優勢魚種」,將進一步監測並研擬防治對策,以保護當地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