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豬瘟肉上餐桌?石崇良:已開發檢驗方式、由醫檢師執行

分享: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雖然目前全台實施豬隻禁宰政策,市售豬肉產品暫無疑慮,但衛福部已準備完善的檢驗機制及量能,未來若有非洲豬瘟肉品流入市場,將由醫檢師進行採檢和病毒定序,確保食品安全。

台中養豬場爆非洲豬瘟,石崇良強調,市售豬肉產品暫無疑慮,衛福部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執行肉品豬瘟檢驗及病毒定序。(資料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養豬場爆非洲豬瘟,石崇良強調,市售豬肉產品暫無疑慮,衛福部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執行肉品豬瘟檢驗及病毒定序。(資料圖/台中市政府)

我國今年5月才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為「豬瘟非疫國」,但10月卻爆發首例非洲豬瘟案例。10月31日農業部獸醫所完成台中豬場非洲豬瘟病毒定序,確認染疫豬場流入市面的豬隻已陸續銷毀或封存。石崇良強調,目前全台禁宰豬隻,市售豬肉產品暫無疑慮,但衛福部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執行肉品豬瘟檢驗及病毒定序。

石崇良出席「台灣醫事檢驗學會40周年慶」時指出,因應社會變遷,愈來愈多檢驗需要被開發。過去醫檢師主要負責處理醫院檢體,不需檢驗豬肉,而是由獸醫所進行相關檢驗。但因應此次非洲豬瘟疫情,衛福部已開發檢驗方式,並借助醫檢師力量,未來可檢驗市售豬肉中的非洲豬瘟病毒,並進行病毒定序。

石崇良表示,非洲豬瘟定序與醫療生技產業中的「實驗室開發檢測(LDT)」概念類似,在檢驗方式產品化之前,根據學理及過去檢驗基礎,開發出全新檢驗流程。他強調,這必須有厚實基礎才能完成,「不是每個國家要驗什麼病毒就能驗」,新冠病毒時期也是類似情況,因應疫情需求,必須發展PCR、執行病毒定序。

石崇良表示,因應非洲豬瘟疫情,衛福部已開發檢驗方式,並借助醫檢師力量,未來可檢驗市售豬肉中的非洲豬瘟病毒。(圖/資料照)
石崇良表示,因應非洲豬瘟疫情,衛福部已開發檢驗方式,並借助醫檢師力量,未來可檢驗市售豬肉中的非洲豬瘟病毒。(圖/資料照)

農業部獸醫所日前完成非洲豬瘟定序,確認病毒株為重組株,與中國、越南重組株相似度分別高達99.95%、99.92%。石崇良指出,目前豬瘟疫情由農業部主責相關案場豬隻檢驗,但衛福部已做好準備,「隨時可執行肉品豬瘟檢驗及病毒定序」。由於國內豬隻禁宰政策尚未解禁,因此尚無疑慮豬隻流向後市場問題,但未來若有相關產品在市面上販售,「我們已經具備檢驗能力。」

另外,石崇良也提到近期加熱菸上市議題,因業者未標註尼古丁含量而被下架後又重新上架。他表示,隨著菸品發展,也必須開發檢驗方式,只要菸品上架,衛政單位都會派人至市場上抽驗。截至目前為止,抽驗品項尼古丁含量均與包裝上標示相符,近期重新上架的加熱菸產品,衛福部國健署已完成抽驗,結果與包裝標示相同,且符合法規尼古丁上限。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