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於14日上午9時左右從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碼頭解纜,前往相關海域展開首次航行試驗。此次海試將主要檢測驗證「四川艦」動力、電力等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央視新聞》報導,大陸海軍艦艇命名有其規則,海軍每艘艦艇都具有唯一的艦(艇、船)名和舷號。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等重量級艦艇均以省級行政區劃名命名。例如「福建艦」、「遼寧艦」、「海南艦」,以及此次首航的「四川艦」。大陸此前已設計製造075型兩棲攻擊艦,目前「海南艦」、「廣西艦」和「安徽艦」已加入大陸人民海軍戰鬥序列。
076型兩棲攻擊艦與075型相比,排水量和外部尺寸均有明顯提升,艦載機數量和型號也會顯著增加。軍事專家杜文龍介紹,不論是075還是076,都會大大提升大陸軍隊登陸作戰的能力,甚至重塑登陸作戰的樣態。

「四川艦」作為大陸海軍新一代兩棲攻擊艦,設置了雙艦島式上層建築和全縱通飛行甲板,創新應用電磁彈射和阻攔技術,可搭載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兩棲裝備等。值得注意的是,11月5日入列的大陸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也配備了電磁彈射器,成為大陸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
總台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認為,從廣域偵察、廣域火力打擊和火力壓制能力看,「四川艦」能夠跟航空母艦「掰掰手腕」。軍事專家杜文龍也指出,有了電磁彈射的助力,配合多款新型無人機等智能化裝備,以「四川艦」為代表的076兩棲攻擊艦將變身無人機航母,在更遠的地點、以更加立體的方式完成兩棲作戰任務。
四川艦於2023年首次在衛星影像中曝光,並在2024年12月27日正式下水。目前仍處於設備安裝與海試階段,預計將於2026年底前服役。大陸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部署電磁彈射系統的國家,而四川艦則為全球首艘應用該系統於兩棲攻擊艦的艦艇。此前有分析認為,大陸解放軍藉由結合航母技術與兩棲作戰平台,將空中力量前推至敵方沿岸,未來如部署至南海、台海等熱點區域,將顯著提升大陸海軍在區域衝突中的作戰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