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忠/從吳恩碩之死 看穿台灣消防制度的三大謊言

分享:

文/許文忠(台灣社會共好論壇研究員、暨大國企副教授)

當吳恩碩與張敬謙的生命消失在湍急的溪水中,我們感到的不只是悲傷,更是一種熟悉的憤怒與無力。因為這齣悲劇,我們其實都看過,只是每次的主角不同。從工廠爆炸到大樓惡火,再到今天的水域悲劇,台灣的消防員總是在用生命,為一個失能的體制付出最慘痛的代價。

許文忠說,政府應立刻制定勤務回歸的明確時程表,讓消防員專注於救災救護的專業。(示意圖/取自pexels)
許文忠說,政府應立刻制定勤務回歸的明確時程表,讓消防員專注於救災救護的專業。(示意圖/取自pexels)

夠了。我們不能再滿足於官員的鞠躬、媒體的造神和冰冷的勳章。我們必須戳破那些包裝著卸責與冷漠的謊言,正視問題的根源。吳恩碩的死,不是天災,而是徹頭徹尾的人禍,是以下三大謊言共同造成的必然結果。

謊言一:「你的命很值錢,我們會保障你的安全」

真相是:在法律上,消防員的命比普通勞工「更不值錢」。

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卻是事實。

讓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一個普通工人在建築工地工作,頭上必須戴安全帽,這是**《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的。如果雇主沒提供,導致工人傷亡,雇主是要負刑事責任的。這頂「法律的安全帽」,保障了勞工的基本安全。

但我們的消防員呢?他們衝進濃煙火場,面對的危險是工地的千百倍,但他們的頭上,卻沒有這頂「法律的安全帽」。

因為消防員屬於公務員,不適用《職安法》,只受一部沒有罰則、沒有強制力的**《公務人員安全衛生防護辦法》**所規範。這意味著什麼?這等於是告訴指揮官:「你可以讓消防員在裝備不足、資訊不明的情況下冒險衝鋒,就算出了人命,你也不會因此坐牢。」

當法律無法追究決策者的責任時,「保障安全」就成了一句空話。這不是制度疏漏,這是制度性的殺人。

謊言二:「我們有在溝通,你的聲音我們都聽見了」

真相是:基層的聲音,從來沒有真正被聽見的管道。

當消防員發現裝備過期、人力不足以應付火場、救援計畫有明顯漏洞時,他們能怎麼辦?他們可以拒絕執行自殺式的任務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工會」來做他們的後盾。一般勞工可以組織工會,與雇主集體談判薪資、工時和勞動條件。但消防員想組織工會,卻被政府用各種法規設下重重阻礙,例如不合理的人數門檻和行政干預條款。

政府給消防員的,不是一個能集體談判、捍衛權益的「工會」,而是一個只能單向遞意見的「留言箱」。你可以寫信陳情、可以上街吶喊,但官方永遠可以用「尊重體制」、「共體時艱」來打發你。

沒有工會,就沒有平等的談判地位。沒有工會,基層的血淚控訴,就永遠只是官僚耳邊的雜音,無法形成任何改變的力量。

謊言三:「國家很安全,我們正打造堅韌之島」

真相是:所謂的「國防韌性」,正建立在犧牲基層安全的流沙之上。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高喊「全民防衛」、「國防韌性」,彷彿只要買了足夠的飛機大砲,台灣就安全了。

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讓我們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一個連消防員都保護不了的國家,要如何保護自己的人民?

這就像一個家庭,花大錢裝了最頂級的保全防盜系統,家裡卻連一支滅火器都沒有,電線早已老化不堪。小偷還沒進來,自己就先被火燒死了。這叫安全嗎?

我們看到的是:政府可以編列千億預算購買戰機,卻湊不出經費為消防員補足救命的氣瓶和熱顯像儀;我們可以花費百億整建軍事設施,卻不願投入資源補足消防人力,並將捕蜂、捉蛇等雜務回歸專業單位。

這種「重外輕內」的資源錯置,是極度危險的。真正的國家韌性,不是建立在武器的堆疊上,而是建立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社會基礎上。當我們的消防員、警察、醫護人員這些第一線守護者,都處在過勞與高風險的環境中,所謂的「韌性」,不過是一個脆弱的空殼。

我們的要求:停止作秀,立即改革!

吳恩碩的悲劇,必須是喚醒所有人的最後一聲警鐘。我們不要再看見官員的鞠躬、不要再聽見空洞的承諾。我們要的是具體、立即、有法律效力的行動。

給行政院:立刻修法。不要再用「體制不同」當藉口,在本屆立法院會期內,將《職業安全衛生法》完整適用於所有消防員。

給立法院:賦予權利。修正《工會法》,掃除所有不合理的障礙,讓消防員擁有組織工會、集體協商的完整權利。

給地方政府:徹底執行。立刻制定勤務回歸的明確時程表,讓消防員專注於救災救護的專業,不再是「萬能的苦力」。

英雄,應該是每一次任務後,能夠平安回家的人,而不是一個被刻在冰冷紀念碑上的名字。為了還活著的每一位消防員,我們拒絕遺忘,也拒絕沉默。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