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悶熱難耐,不少人會將涼蓆拿出來使用,然而無論涼蓆新舊,不曬就用都可能惹來皮膚病。最近,大陸福州一名張姓女子一覺醒來,發現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紅疙瘩,夜間更是癢得輾轉難眠,於是前往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初步判斷,張女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而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涼蓆上滋生的蟎蟲。

《福州日報》報導,當地近日氣溫驟升,張女拿出涼蓆,沒經過擦洗晾曬就直接使用。讓人疑惑的是,丈夫同用一張涼蓆卻安然無恙。「這一現象與個體免疫差異密切相關。」福州市第二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彤解釋,蟎蟲靠吃人體的死皮為生,一旦人體的汗液讓涼席變潮濕,蟎蟲就會大量繁殖,超過3個月以上未使用的涼蓆,每張上面至少有超過1000萬隻蟎蟲。
醫生說明,由於不同人對昆蟲叮咬反應不同,過敏體質者被蟲咬後更容易誘發丘疹性蕁麻疹。張女可能因遺傳、壓力或既往過敏史,導致免疫系統處於高敏狀態。此外,張女如果在睡眠時皮膚直接接觸涼蓆面積更大、時間更長,或存在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如乾燥、微小破損),就會增加過敏原入侵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堅持使用抗過敏藥,並且不再接觸過敏原,一般一個星期就能康復。但嚴重的會合併感染,如果出現紅腫、發燒等症狀,要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王彤指出,「蟎蟲最適宜生存的溫度為17~30℃,當溫度高於55℃,且持續10分鐘以上,蟎蟲就無法生存。」
醫生建議,涼蓆、被單、床單使用之前,最好在陽光下曝曬。雨季可使用除濕機或空調除濕功能,濕度控制在50%以下。過敏體質者可選擇竹纖維、藤製涼蓆,睡眠時穿透氣長衣褲,減少皮膚直接接觸,配偶若無過敏史也需注意環境清潔,避免成為過敏原攜帶者。
王彤表示,「很多人覺得過敏多在春秋季節發生,其實夏季也有不少高發的過敏疾病,尤其是梅雨季節,可能成為塵蟎繁殖的高峰季。」塵蟎可能引發鼻炎、哮喘症狀等,如果鼻炎症狀久治不愈,或者有反覆的感冒症狀,可以進行過敏原檢測。
醫生強調,對於過敏現象,預防重於治療,因為只要切斷過敏原,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回避過敏現象的發生,建議查清過敏原並避免接觸過敏原;換季期間,室外活動戴好口罩,早晚沖洗鼻腔定期清潔室內環境,更換枕套、被罩等床上用品,慎重挑選護膚品,並減少染髮劑的使用;家裡盡量不鋪地毯,不擺毛絨玩具等容易沾灰的物品;使用藥物時,先做皮試。(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