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封出遊…公廁「蹲下」最恐怖!「1動作屎尿噴飛」秒染疫 醫揭6步驟可自保

分享:

記者王靖淳/綜合報導

日前有不少專家學者指出,「公共廁所」可能是傳染新冠病毒的途徑之一,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今(1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關於廁所內染疫有「4大重點」需注意,同時也分享,若民眾真的急需在外上廁所,有「6關鍵步驟」務必要做到,才能避免把病毒帶回家。

黃軒分享,病毒四大傳播途徑,尤其使用蹲式馬桶時,蹲得愈低病毒愈多。
(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有可能「上個廁所就感染病毒」嗎?黃軒醫師於5月21日時引述去年發表在國際期刊《腸胃學》(Gastroenterology)的一項研究,他指出,在這些新冠確診者合併有胃腸道症狀的糞便樣本中,找到病毒的機率為48.1%。而另一項香港的調查發現,有一半左右的新冠確診者仍有病毒藏在糞便中。

黃軒於5月21日發表的貼文中指出,由於馬桶在沖水時會產生強烈的湍流,而湍流會將含有病毒的氣溶膠顆粒從糞池中排出到馬桶附近,而導致在「沖馬桶」這個動作中,很可能不自覺地將病毒傳播出去。

時隔近2個月,醫師黃軒今(16)日於粉專表示,近期看到一研究,表示自己替民眾消化內容後,將分享四大病毒傳播途徑,如隨地便溺的國家如廁時糞屎噴沫、 蹲式馬桶、公廁內的垃圾桶,並予以分別論述。黃軒指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在「隨地便溺的國家」,至少有 20 個新冠肺炎嚴重傳播之國家,有 5–26%的國人,已經習慣天天到處便溺,也因此造成其傳染率提高;黃軒表示,在「如廁完進行馬桶沖水」,將會產生的一些氣溶膠噴沫,並進一步指出,若氣溶膠內含有 COVID19 ,如此便會導致病毒傳播。

針對「蹲式馬桶」之設計,黃軒表示, 「蹲姿」代表使用者的鼻子更貼近馬桶,主要呼吸的空氣範圍,便直接由排水管往上,黃軒強調,尤其是冲水的時刻,使用者會吸入排水管激起的飛沫和氣溶膠,周圍空氣中也徒增了飛沫傳染之風險。針對「公廁內垃圾桶」 ,黃軒提及,垃圾桶內的衛生紙所沾之冀屎,殘留血液,這些都是病菌的溫床。

最後黃軒也呼籲,若民眾在外真的內急,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使用公共廁所時,並提醒民眾可做好「6關鍵」自保。首先要先戴好口罩才能入內全程大小便時切勿拉下囗罩並站穩腳步不要亂摸周邊物品如廁結束後再以肥皂洗手酒精消毒雙手回家立即換洗新的衣物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