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桃園區龍安街日前發生2名小學生在斑馬線上舉手示意過馬路,卻遭遇11輛車輛接連不讓路。對此,今日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發出共同聲明,痛批這是「國恥」。

根據Cheap在臉書分享的影片,4月16日傍晚5時26分,桃園市桃園區2名小學生走到龍安街一帶的斑馬線中央,其中1名男童推著自行車,另1名較矮小的男童舉起手臂,朝對向來車示意。儘管做出標準的「教科書級」過馬路手勢,但連續11輛車仍呼嘯而過,直到第12輛車才停下。然而此時行車標誌已轉為綠燈,2名學童看見大量機車駛來,只能退回人行道。
對此,Cheap痛批,「一條馬路,竟然成了過不去的關卡,不是因為紅燈,而是因為這個社會的冷漠」。他進一步指出,原本以為這2年在路權倡議者的努力下,行人路權已有所改善,但這次事件令人心寒。事件引發熱烈討論。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表示,交通部卻遲遲不處理核心問題「精進駕訓及考驗標準」,不從源頭改善駕駛人素養,甚至限縮記點讓汰除不適任駕駛人變困難,反而不成比例地要求小朋友舉手過馬路,這是逃避問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3條存在已久,甚至在50年前的新聞報導,早就規定「停讓行人」,然而到了今日仍然有多數人不遵守此「交通規則」。
此外,兩會共同指出,台灣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無號誌行人穿越道工程規範,也常以「因地制宜」態度回應國際常用解決方案,卻因地制宜營造出會讓人困在路中的環境。而針對部分民眾建議該地設置行人觸動式行車管制號誌,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及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卻表示對此感到憂心,僅有號誌管制設施卻沒有安全防護設施,如果再次遇到類似酒駕、毒駕、疾病或認知功能衰退而不看號誌,可能重演2021年底愛河一家四口被撞事件。此外,若在號誌未觸動而有行人於閃燈狀態下走到一半時,後面有人去按下按鈕觸動號誌,部分設計的行車號誌會立刻變成綠燈、行人號誌會變成紅燈,可能對走到一半的人會造成更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