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選對會達成共識 賴清德將手握17縣市長提名權

分享:

民進黨「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今(10)日上午召開首次會議。會議確立三大提名原則,其中非執政縣市將由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進行徵詢協調,經中執會同意後進行徵召。全台22縣市中,只有5個縣市是民進黨執政。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資料圖/民進黨提供)
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資料圖/民進黨提供)

民進黨2026年選對會,由總統府資政邱義仁、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擔任共同召集人,成員包含王定宇(湧言會)、張宏陸(蘇系)、陳茂松(正國會)、莊瑞雄(英系)、陳培瑜(民主活水)、林益邦(綠色友誼連線)、劉維鈞(新潮流)。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在會後說明,選對會針對全國縣市首長提名作業訂定三類原則。第一類為民進黨執政且首長任期即將屆滿的縣市,將採取初選制度;第二類為民進黨執政但首長任期未滿的縣市,將由黨主席提名並經中執會同意後徵召;第三類則是非執政縣市,由賴清德進行徵詢協調後提名。

屏東縣長周春米儘管有爭取連任資格,但還須由黨主席提名並經中執會同意後徵召。(資料圖/中天新聞)
屏東縣長周春米儘管有爭取連任資格,但還須由黨主席提名並經中執會同意後徵召。(資料圖/中天新聞)

就民進黨選對會今天訂出的提名原則,第一類的縣市為台南市、高雄市、嘉義縣;第二類為屏東縣、澎湖縣;第三類則是剩下的17個縣市。代表除了第一類的三個縣市需要黨內初選,剩下的除了屏東縣長周春米、澎湖縣長陳光復外,都將由賴清德徵招提名。

根據民進黨「2026年直轄市長暨縣市長提名特別條例」規定,若協調過程中無法產生單一人選,將透過民調等方式進行綜合評估。與會人士透露,選對會民調機制與初選民調不同,主要作為內部評估參考依據,用以衡量候選人在選區的優勢與好感度。吳崢強調,選對會的目標是在全國各縣市提出最優秀的人選,後續將根據各選區狀況進行細部規劃。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