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瘟防疫史一次看!發生率曾高達8%「靠疫苗、邊境管制嚴守」

分享:

台灣疑似出現首例本土非洲豬瘟案例,震驚全台!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說,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須病毒株分離才能確認。為防止疫情擴散,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五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爆出本土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為防止疫情擴散,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五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爆出本土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為防止疫情擴散,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五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圖/台中市政府)

台灣最早在日治時期時出現過傳統豬瘟。傳統豬瘟、非洲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傳統豬瘟是由RNA病毒引起,而非洲豬瘟則是由DNA病毒引起,其死亡率更高,且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成為近年全球嚴密防範的動物傳染病。

台灣與傳統豬瘟對抗史相當久,從最早日治時期一直到戰後,疫情都相當嚴重,1947年傳統豬瘟發生率高達8.13%。為控制疫情,從1929至1949年間,台灣曾使用福馬林處理的臟器死毒疫苗,但效果不佳;後改用結晶紫處理過的死毒疫苗,效果仍不理想。

直到1958年起,台灣全面推廣由前農委會主委李崇道、技正林再春等防疫專家研發的「LPC兔化豬瘟活毒疫苗」,傳統豬瘟疫情才獲得有效控制,發生率下降至0.02%。

2006年後,台灣未再發生傳統豬瘟病例,2023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如今傳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防疫再受考驗。(示意圖/Pixabay)
2006年後,台灣未再發生傳統豬瘟病例,2023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如今傳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防疫再受考驗。(示意圖/Pixabay)

因利用兔隻臟器生產的過程被認為違反動物福利,政府宣布2022年起全面禁用,改採組織培養的傳統豬瘟疫苗。隔年實施傳統豬瘟拔針,從2006年後,台灣未再發生傳統豬瘟病例。

2023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2025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正式認定臺灣為傳統豬瘟非疫區,是亞洲第一個達成此目標的國家。

非洲豬瘟於2018年爆發並蔓延至亞洲多國後,台灣一直靠著嚴格實施邊境管制與防疫措施,成功阻擋疫情多年,直到此次台中傳出首例疑似本土非洲豬瘟案例,台灣防疫體系將再度受到考驗。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