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一名50多歲郭姓工程師,因工作忙碌少運動、三餐常外食,導致高血壓及高血脂,體重也一路飆升,2年前一次嚴重心絞痛接受心導管治療,同時還發現腎功能異常,雖以藥物控制,卻難以改變生活習慣。半年前再被揪出「腹主動脈瘤」及周邊動脈阻塞,他擔心注射顯影劑惡化腎功能,所幸最終靠著醫師劉庭銘「1招新技術」完成微創腹主動脈支架手術。
圖/截自《Dr. L 的心臟血管外科資訊》粉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劉庭銘指出,男子在接受心導管治療時,同時發現高血壓及高血脂導致腎功能異常,肌酸酐超過正常值的2.0以上。半年前,他驚覺走路時容易腿痠,躺下時總感覺肚臍旁「一跳一跳的凸起」,甚至用力觸摸時能感受到一顆硬塊,至腸胃科就診竟檢出「無聲的不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
劉庭銘解釋,對於腎功能差的患者而言,注射顯影劑恐造成腎功能惡化,但為了照電腦斷層,男子只能硬著頭皮接受注射,經檢查確認是顆7公分大的腹主動脈瘤,此外雙腳的髂動脈有狹窄情形,內髂動脈甚至已部分阻塞,「患者不僅有腹主動脈瘤的問題,還有周邊動脈阻塞的狀況要面對。」
針對現今主動脈瘤治療的主流方式,劉庭銘說,是以主動脈支架做治療,但因腹主動脈支架需由腳的血管上去,因此連同周邊動脈阻塞會同時治療,不過關鍵在於對顯影劑的使用量相當大,對於腎功能不佳的患者而言「腎臟可能不保」。若不使用顯影劑下的主動脈支架手術,只能選擇傳統開腹大手術,卻讓他內心十分猶豫,因此遲遲未治療。
「當腹部的主動脈瘤擴大超過5公分時,也容易破裂,嚴重可能會猝死。」劉庭銘強調,主動脈為人體動脈血流最大的血管,當它發生病變、產生變形時,會因此擴大,擴大處會產生血流的渦流,導致血球的破壞、造成血栓,有致命危機,危險程度不輸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