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調?稅收超徵藍喊普發1萬元 黃珊珊提先還長期公債

分享:
0:00
volume_up

財政部日前公布,政府去(113)年全國稅收實徵淨額達3兆7619億元,「超徵」達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對此,國民黨主張立刻啟動「還錢於民2.0」,全台灣每人發1萬元現金。不過,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卻持不同看法,認為這些稅收既然是取自於民,應該先用於償還公債,另外成立主權基金也是討論選項。

對於政府去年超徵5283億元,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認為應先拿來償還公債。(資料照/中天新聞)

國民黨團今日召開記者會,立委王鴻薇表示,針對政府財政紀律失準,預算超徵連年升高,自2021到2024年,政府超徵已累計高達1.8兆元,去年「超徵」更爆增到5283億元。

王鴻薇指出,她在2022年補選立委時提出「還稅於民」政見,也廣受國人支持,也讓蔡政府以「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普發6000元現金;2023年、2024年政府又連續超徵共9143億元,目前台灣人民苦哈哈,政府超徵這麼多的稅,本來就該還錢於民。

羅智強表示,其實今年是否要還錢於民,賴士葆委員去年就問過財政部,但財政部長當時說超徵預估4000億,要多還債不可能,沒想到今年超徵狀況嚴重程度是歷史新高,比財政部預估的多了1283億,近2年加起來將近超徵1兆,與2022、2023年狀況幾乎相同,過去「還錢於民」,絕無道理現在就不用還了,呼籲政府立刻啟動「還錢於民2.0」相關配套措施,經濟成果一定要與人民共享,將多收的稅還給人民。

張智倫指出,根據統計,近5年政府分別發放三倍券、五倍券和6000元現金,總額也不過3130億元,和政府超徵稅收數字相比,還有1.5兆的差距,政府絕對有能力發放現金,將稅收超徵的經濟果實與全民共享。

對於藍營主張「還錢於民2.0」,黃珊珊今日下午也在臉書發文表達看法。黃珊珊提到,財政部公布去年政府一整年超徵5283億元,其中稅收表現超乎預期的,包括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及營所稅,顯示出在台灣人民的努力之下,企業成長、人民所得增加以及股市的活絡,都替中央政府增加了不少收入。

黃珊珊認為,這些稅收既然都是取自於民,最重要的,首先應該被用於償還我國長期公債,此外,用於成立主權基金似乎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選項。還債,是「節流」政府的利息支出;主權基金,則是讓人民努力的結果可以用於更長期的投資,「開源」政府投入健保、長照等福國利民政策的能力。

黃珊珊提到,主權基金的核心理念是希望能活化資產強化政府財政韌性,並且透過主權基金的運作,不僅能夠帶動我國企業成長、增加與國際間的連結。國際間,無論是以政府財政賸餘或外匯存底為財源,設有主權基金的國家不在少數;近期,美國總統川普也簽署行政命令研究設立美國的主權基金。

國民黨團主張還錢於民2.0應普發全民現金1萬元。(圖/中天新聞)

最後黃珊珊直言,2024年台灣稅收到了歷史新高,可以預期將有高額財政賸餘。這些賸餘,就是用來作為主權基金的最好財源選項之一。取之於民,政府便要用之於民;在政府政事推動完畢後還有賸餘,那就應該投資於民—主權基金便是用來投資未來、照顧民眾的良好工具。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