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餐後腹痛 小心是「急性膽囊炎」!醫:三種治療法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陳先生在一次吃完豐盛的大餐之後,上腹部開始隱隱作痛,自行服用胃藥,但過了幾小時後越發強烈,甚至出現發燒、嘔吐,至急診經檢查為急性膽囊炎,隨即住院治療。對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一般消化外科醫師賴俊宏指出,膽囊位於腹部的右上方,是與肝臟相連的一個囊狀構造,專門用來儲存膽汁,而膽汁可用來消化脂肪及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當膽汁因被結石堵住或其他原因無法送進腸道時,就很可能會演變為膽囊炎。

賴俊宏説,常見症狀有右上腹部疼痛(甚至輻射至右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黃疸、茶色尿、觸壓反彈痛、偶有發燒情形出現,若沒有適當的治療,常會有反覆發作的情形。賴俊宏解釋,一般而言,病人入院後會接受腹部超音波、抽血、電腦斷層等檢查,然後以保守療法:急性期會先採禁食方式,使膽囊獲得充分休息,漸進性的採低脂飲食、少量多餐,以減少膽囊負荷,如有需要時,亦會採取經皮穿肝膽道引流術或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來使膽汁排出。藥物治療:抗生素、膽石溶解藥物…等。手術治療:膽囊切除術。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郭芷晴說,膽囊切除初期易有腹瀉情形發生,因為少掉儲存膽汁的功能,膽汁直接進入消化道,短期出現消化不良症狀,但身體會慢慢適應,腹瀉情況也會有所改善。郭芷晴建議,飲食的方面需要做些調整,術後可依照醫師指示採漸進性飲食,從清流質飲食開始,再慢慢進展至正常飲食,採低油軟質食物,以少量多餐為主,避免含油量較高及辛辣刺激之食物。郭芷晴強調,多數的急性膽囊炎並不可怕,經適當治療後可緩解,但為了避免併發症及反覆發生膽囊炎的情形,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接受適當治療回歸健康生活!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