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現,有業者在蝦皮購物平台上,販售未經核准輸入的異位性皮膚炎免疫抑制劑,由於原廠藥物價格昂貴,不少患者為節省醫療支出,購買這類來路不明的副廠藥。食藥署強調,該行為已涉嫌違反藥事相關法規,並已要求平台業者立即下架相關商品。

根據食藥署調查,網路平台上販售的兩項產品分別含有Upadacitinib與Ruxolitinib成分,皆聲稱可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應以藥品列管,但經查證兩者皆非我國核准之藥品,不得於網路上販售。食藥署表示,目前除部分經核准的乙類成藥得由合法通路販售外,其他藥品均不得於網路平台銷售。
此外,違規業者在平台上宣稱,產品除具療效,還標榜是「國內特定原廠藥的學名版本」,意圖誤導消費者。食藥署指出,依《藥事法》第27條規定,非藥商或藥局販售藥品,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若明知所販賣為偽藥、禁藥,仍販售或陳列,可依《藥事法》第83條規定,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最高新台幣5000萬元罰金。
食藥署表示,為防堵非法藥物流通,將持續與海關合作,強化快遞郵包的抽驗監控,同時也與各地衛生局聯手,主動監控網路販售與代購行為,一經查獲疑似販售偽藥或禁藥情事,將移請衛生局進行行政調查,必要時移送檢調單位偵辦。
食藥署也呼籲,切勿從網路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宣稱療效的藥品,,有用藥需求應透過合法醫療院所或藥局取得經政府核准的正規藥物,保障自身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