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重大發現!火星採集35億年前岩石 疑有生命活動跡象

分享: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宣布,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器去年在耶澤羅隕石坑邊緣採集的一塊岩石樣本,出現被稱為「豹紋」的特殊斑點,經過一年科學審查後,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火星古代生命的「最清晰跡象」,相關成果已於10日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

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器去年在耶澤羅隕石坑邊緣採集的一塊岩石樣本,出現被稱為「豹紋」的特殊斑點。(圖/翻攝NASA臉書)

根據《CNN》的報導,這塊樣本來自「藍寶石峽谷」(Sapphire Canyon)岩層,距今超過35億年,沉積於隕石坑的河谷之中。毅力號科學家指出,岩石中的黑點與斑紋與地球上某些由微生物活動形成的沉積結構相似。

NASA代理局長尚恩達菲表示:「我們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這很可能是火星上最清楚的生命跡象,令人無比興奮。」

研究主筆、紐約石溪大學行星科學家胡羅維茨(Joel Hurowitz)說明,火星器上的儀器檢測到岩石含有有機分子與礦物反應痕跡,這些特徵在地球常與微生物代謝相關,「這些反應似乎發生在泥沉積於湖底後不久,在地球上類似反應通常由微生物驅動,它們消耗有機物並將這些新礦物作為代謝副產物生成。」

然而胡羅維茨也指出,在沒有生命存在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通過純化學過程產生類似反應。而僅憑探測器的數據,尚不足以完全排除這些可能。

NASA科學家凱蒂斯塔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指出,內雷特瓦河谷曾有活躍河流注入湖泊,留下潛在宜居環境的地質記錄。隨後水流乾涸,形成今日保存的岩層。研究團隊在岩石中還發現硫酸鈣脈絡與赤鐵礦反應痕跡,顯示當時曾有液態水存在,並可能為微生物提供能量來源。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地球生物學家泰斯(Michael Tice)則表示:「在地球上,類似沉積物常與微生物呼吸鐵與硫酸鹽有關。火星上是否也出現過相同過程,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NASA強調,儘管證據令人振奮,但要最終確認是否存在古代生命,仍需將樣本帶回地球,以更高靈敏度的儀器進行檢測。惟受制於預算削減方案,樣本回收計畫仍未有明確時程。

NASA行星科學部高級科學家林賽海斯(Lindsay Hays)表示:「同行評審只是科學過程的一步,未來樣本若能回到地球,我們就能最終回答人類最深奧的問題之一,宇宙中我們是否孤獨。」(CTWANT)

相關文章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