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保密觀」微信公眾號11日披露一起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案例,一名博士生因向境外間諜提供7幅涉密地形圖並手繪重要軍事目標位置,獲利4萬元人民幣(約17.4萬元新台幣),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人民幣(約21.7萬元新台幣)。

根據案例回顧,2004年7月,大陸某省旅遊局與境外R機構簽署旅遊開發援助項目。2005年5月,博士生沙某某參與實施該項目。期間,境外R機構工作人員藤某某、前某某多次向沙某某索要涉密地形圖並承諾給予報酬。
沙某某經不住金錢誘惑,私自掃描7幅涉密地形圖,發送至對方個人郵箱,獲利4萬元人民幣(約17.4萬元新台幣)。同年9月,沙某某在前某某指使下,在規劃調查期間手繪重要軍事目標位置,並標註軍隊進駐時間。

最終博士生沙某某因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人民幣(約21.7萬元新台幣)。
「保密觀」微信公眾號分析指出,此案暴露了三個主要問題:境外間諜情報機構常以項目合作、學術會議等為掩護,採取精準策反手段;大陸有關單位內部保密管理鬆散,保密制度執行剛性不足;當事人保密意識淡薄,明知涉密資料屬於國家機密仍私自掃描、發送。
針對類似案件預防,「保密觀」建議高校應加強保密宣傳教育,增強大學生保密意識;項目組織方應在項目實施前開展針對性保密培訓;高校選人參加涉密項目時,應對學生進行背景調查,確保所選學生誠實可靠;同時,項目組織方應加強涉密文件資料全流程管理,特別是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杜絕私自掃描複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