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直擊!清洗「有生力量」利器編隊大解析

分享:

文/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活動,主要是紀念反法西斯及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和所有公開的軍事演習一樣,具有強烈的政治與軍事目的。

核導彈第二方隊。(圖/新華社)
核導彈第二方隊。(圖/新華社)

 

閱兵是展示軍事實力最直接的體現,參閱的武器裝備均為大陸國產的解放軍現役主戰工具,其中許多是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此次閱兵最大的特色就是武器裝備的資訊化與智慧化。對外則宣示國家軍事外交的手段,也就是中國展示維護國際秩序的決心。

九三閱兵過程

閱兵從上午9時開始,歷時約70分鐘。主要分為閱兵式(受閱部隊接受習近平檢閱)與分列式。

閱兵之後,進入分列式環節,由45個徒步方(梯)隊打頭陣,包括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三軍主戰裝備方隊,也就是國人熟悉的「踢正步」,參演的解放軍官兵全部都是首次受閱部隊。

徒步方(梯)隊之後,就是展示國產武器裝備,許多都是解放軍現役主戰裝備,而且是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軍工發展邏輯:製造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意思是,現在所看到的並不是最新款的武器裝備,例如我們看到了長劍-1000飛彈,就必須聯想,長劍-2000可能已經處於試射階段,長劍-3000應該處於工程圖繪製階段…,其它武器裝備反覆運算也是如此。

整個武器裝備方隊,按作戰模組分為7大群組:陸上/海上/防空反導/信息作戰/無人作戰/後裝保障/戰略打擊群。此次武器裝備閱兵最大的特色就是實戰化程度高,可以因應作戰任務,從這7大群組裡面編組某支「特遣部隊」(Task Force)。

例如抽調陸軍火箭彈部隊與火箭軍飛彈部隊,另可配合無人艇、無人機、無人潛航器、跨介質無人機等,是「清洗」台灣軍方有生力量,搶奪海峽制海權、制空權、制陸權與制電磁權。再如第四代坦克,身上不復存在厚重裝甲,整體重量變輕了,表示坦克體系作戰已經形成,這個體系包括了武裝直升機、以及各式無人載台的加持。

其它還有高超音速武器(如東風-17、鷹擊-21)、無人智慧裝備(新型無人機與無人艇、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戰略重器(例如東風-61新型戰略飛彈、轟炸機)。空中梯隊涵蓋預警指揮機、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現役主戰機型。

比較奇怪的是,江湖傳說已久的轟-20始終未出現,說法很多,主要是各種大中小無人機進展速度太快,轟-20預定的功能被搶走了不少,必須重新設計。正規運-20已使用國產渦扇-20發動機,而運(油)-20卻仍採用俄制發動機,這也很奇怪。

無人機。(圖/新華社)
無人機。(圖/新華社)

未來戰爭必然是無人化智慧戰爭

此次閱兵所展現的武器裝備,扣掉過去見過的之外,涵蓋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的無人作戰平台、以及反無人裝備(如新型無人機),以及網電作戰(電子干擾系統)、雷射與微波定向能武器等。

仍舊以第四代坦克為例,既然已經輕量化(大約30噸),表示發動機可以減量,根據中央電視台轉播,現場噪音極低,表示發動機很可能是柴電混動。甚至於坦克炮也變小了(看起來是105MM炮),怎麼防禦呢?

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尚未出現第四代坦克標準,而解放軍率先告訴大家,第四代坦克的防禦方式有二:本身防禦、體系防禦。

本身防禦包括四面氮化鎵相位陣列雷達、8個攔截彈對抗敵炮彈與飛彈攻擊、雷射炮、複合裝甲等(會不會有「等離子護盾」,還不清楚)。所謂體系防禦,坦克作戰必須、也必然是協同作戰,協同什麼武器作戰呢?協同武裝直升機!

此次閱兵未出現的武直-21(基於直-20深度改裝),將可能是未來第四代坦克協同作戰的夥伴。根據《今日頭條》報導,武直-21機載雷達探測距離達100公里,機載反坦克飛彈射程達30公里,等於把第四代坦克作戰距離延長了30公里。這是第一層體系防禦作戰。

第二層防禦體系作戰則是各式無人機、無人坦克、機器狗與機器狼的組合。等到周邊無人部隊打完之後,武直-21接著掃蕩,第四代坦克則是「深度清洗」戰場。

總之,此次亮相的新武器裝備,表現出高度資訊化與智慧化,在融合了先進的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打擊精度、戰場適應性和作戰效能顯著提升。

反無人機方隊。(圖/新華社)
反無人機方隊。(圖/新華社)

不可遺忘的輕武器

最後值得關注的是輕武器。我們注意到,所有參演官兵都攜帶的制式191步槍,基本構型都相同,但是槍身長短不同。

191步槍最核心的特點是模組化,它可更換不同長度的槍管、供彈系統等元件,能在自動步槍(QBZ-191)、短自動步槍(QBZ-192)、狙擊步槍(QBU-191)等多種型號之間靈活轉換,以適應不同任務需求。

槍身全通式皮卡汀尼導軌設計,方便快速安裝各類戰術附件,如紅點/微光瞄準鏡、戰術燈、鐳射指示器等,大大提升了戰術靈活性。此外,槍托可調節,是中國輕武器史上第一支可調節長度的自動步槍。

例如員警或特種部隊在狹小空間內使用短自動步槍,在開闊戰場例如中印邊界,則使用一般性步槍。

結論

此次閱兵可看出中國軍工實力的進步,早已超越美國資本主義軍工體系。重點是,中國毫不藏著掖著,大方向世人展現軍工技術,這個意義已經很清楚了:「獠牙」既已露出,誰將是受害者?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在國際舞台上,中國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積極主動,特別是在領土與主權問題上。看看英國威爾士親王號編隊7月份靠泊澳大利亞達爾文港,之後繞經菲律賓東岸抵日本就知道,編隊為何不敢進入南海?難道不是已經嗅出南海的火藥味了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