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忠/拒絕罷免、拒絕假公民團體:守護台灣民主的最後防線

分享:

文/許文忠博士(台灣社會共好論壇研究員、暨大國企副教授)

在台灣近期的大罷免政治浪潮中,原本應該堅守獨立監督角色的公民團體,卻逐漸淪為政黨的側翼,甚至成為動員罷免的工具。這種現象不僅威脅民主制度的根基,更讓「公民社會」的信任陷入危機。唯有拒絕被政黨收編、拒絕假公民團體的運動,台灣才能真正守住民主的最後防線。

暨南大學國企系副教授許文忠博士。(圖/翻攝自許文忠臉書)
暨南大學國企系副教授許文忠博士。(圖/翻攝自許文忠臉書)

公民團體的初衷與價值:獨立監督,守護多元

公民團體之所以被視為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因為它們能超越政黨分野,代表多元社會利益,並對政府施政進行獨立監督。國際上,像國際特赦組織揭露各國人權侵害,綠色和平推動全球環保改革,美國民權運動促成種族平權立法等,都是公民團體發揮守望者功能、維護社會公義的典範。

這些組織共同的特質在於:

- 不因政黨更迭而改變監督立場;

- 不受政治資源左右,而堅持代表整體社會利益;

- 能在關鍵時刻發聲,對政府與所有權力機關提出質疑。

公民團體,應是社會的「看門狗」,而非權力的「護衛犬」。

台灣大罷免浪潮下的公民團體失位

然而,台灣在大罷免浪潮中,許多自稱「公民」的團體,卻選擇站在執政黨一方,甚至積極參與罷免動員。這些團體在言論上護航政府,在行動上協助政黨宣傳,甚至將矛頭指向在野力量與異議者。原本應該質疑政府、監督權力的「守望者」,如今卻成了鞏固政權的「側翼」。

726大罷免。(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726大罷免。(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這種角色錯置,帶來三重危機:

1. 公信力流失

社會大眾開始質疑這些團體的獨立性與公正性,公民團體原有的社會影響力逐漸消失。

2. 民主監督弱化

政府失去外部制衡,行政權力容易膨脹,民主制度的自我修復能力遭到侵蝕。

3. 社會撕裂加劇

民間組織反而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社會信任與凝聚力被嚴重破壞。

拒絕罷免運動的真正意義:守住民主底線

罷免本是民主機制的一部分,但當罷免運動被政黨操控、成為政治鬥爭的武器,公民團體若不加分辨地參與其中,反而助長社會對立與民主空洞化。拒絕罷免,不是拒絕民主,而是拒絕被操控、拒絕假公民團體的運動。

國民黨在此次726大罷免中大獲全勝。(圖/資料照)
國民黨在此次726大罷免中大獲全勝。(圖/資料照)

真正的公民社會,應該在罷免議題中保持理性與獨立,不因政黨立場而隨波逐流。唯有如此,才能守住民主底線,維護社會的多元與包容。

國際案例警示:假公民團體如何摧毀民主

台灣的現象,並非孤例。即使在西方成熟民主國家,也曾因公民團體被政黨或利益集團滲透,導致監督功能失靈,甚至反向成為政治工具:

- 美國「草根團體」的被收編現象

美國政治史上曾多次出現所謂「Astroturf」運動──表面上是草根自發,實際背後卻有政黨、企業或利益團體資金與策略操作。2010年代的「茶黨運動」(Tea Party Movement),一度被揭露有保守派政客與大型財團資助,部分團體淪為特定政黨政策的宣傳機器,失去獨立監督的本質。

- 英國「第三部門」的政治化爭議

英國近年也有不少非營利組織(NGO)被質疑過度依賴政府補助或政黨資源,導致在重大政策議題上噤聲,甚至為執政者背書。例如某些福利團體,在脫歐議題與社會福利爭議上,因與政府資金掛鉤,被指難以對執政黨提出嚴厲批評,弱化了原有的監督功能。

- 澳洲環保團體的「綠色漂洗」問題

部分環保組織接受企業或政府巨額贊助,對有爭議的開發案選擇噤聲,甚至協助包裝形象,讓公眾誤以為該企業或政策完全符合永續標準。這種現象被稱為「綠色漂洗」(greenwashing),嚴重損害了公民團體的公信力。

這些案例共同告訴我們:

一旦公民團體失去獨立性,或被政權、利益集團收編,民主監督功能就會崩潰,社會將陷入專制與撕裂的惡性循環。

台灣的隱憂與呼籲

台灣雖然不是專制政權,但罷免風潮中的公民團體角色錯位,已經顯現出相似的危機:

- 從守望者變成護衛犬,

- 從獨立監督者變成政黨側翼,

- 從凝聚社會力量變成分化社會工具。

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台灣民主制度將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公民社會也將逐步喪失公信力與社會信任。

真正的公民團體,必須回歸初衷:

- 堅持獨立監督,不因政黨立場而動搖。

- 拒絕被政治資源收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

- 在關鍵時刻勇於發聲,守護社會公義。

唯有如此,台灣才能避免走上「假公民團體」的陷阱,守住民主制度的韌性與健康。

結語:守住公民社會的最後防線

當公民團體忘記自己是社會的守望者,而選擇成為政黨的護衛犬,民主就失去了一道防線。拒絕罷免、拒絕假公民團體的運動,是台灣守護民主的最後防線,也是每一位公民共同的責任。

台灣需要的,不是更多政治側翼,而是敢於監督所有政黨、維護社會多元的真正公民力量。唯有如此,民主制度才能在風雨中屹立不搖,公民社會才能繼續成為守護台灣的堅強堡壘。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