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吃生酮飲食嗎?名醫:除非自證不會讓人早死

分享:

長期提倡生酮飲食醫師謝旺穎年前因肝膿瘍病逝,引起外界對生酮飲食的反思,但生酮飲食依然不見退燒,仍有部份民眾推祟,給予正面評價。訴求極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到底值不值得一試?心臟科名醫洪惠風認為,生酮飲食必須證明它與其他碳水化合物飲食不同,不會讓我們死的更早。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56"] 訴求極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到底值不值得一試?心臟科名醫洪惠風認為,生酮飲食必須證明它不會讓我們死的更早。(達志影像/shutterstock)[/caption] 新光醫院教學研究部副主任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昨在臉書貼文說,接到了同學的line,他傳了一篇文章宣傳生酮飲食(屬於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好處,問他看法如何。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56"] 《刺胳針》(Lancet public health) 去年刊登的ARIC研究圖表,縱軸是總死亡率,橫軸則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caption] 洪惠風回了他一張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 public health) 去年刊登的ARIC研究圖表,縱軸是總死亡率,橫軸則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圖表可以看出是一個U型曲線,意指碳水化合物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好的。洪惠風解釋,碳水化合物佔飲食50-55%時是最好的,而且當碳水化合物佔小於20趴的總飲食時,死亡率升高了50%。 洪惠風說,很多人用生酮飲食後減了體重,也感覺健康,但是生酮飲食必須要能提出證據,推翻這篇ARIC研究的結論。他最後結論,生酮飲食必需要證實自己跟其他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不同,它必須要證實自己……不會讓我們死的更早。 洪惠風提到的這項報告,是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研究員從1987年到2012年的25年期間,追蹤了45-64歲的15,428名美國成年人,從他們自我報告的食譜以及健康數據,研究人員得到結論,發現從碳水化合物獲得一半卡路里的人,平均壽命為83歲,比攝取高於70%(平均壽命82歲)和低於40%的人(平均壽命79歲),平均壽命更長。 文章來源:洪惠風臉書 中時電子報 徐秀娥/綜合報導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