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康醫療網 鄭宜芬
失去摯愛,喪親之痛,止不住的思念,相信一生人一定會經歷過。精神科專科醫師楊聰財在臉書發文呼籲,當親人驟逝後,親友務必要注意避免「延續性哀傷」以及憂鬱症的發生。
示意圖/pexels
2022年3月,美國精神醫學會把「喪親之痛」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正式命名為「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也就是持續性的、過度延長的哀傷狀態。「延續性哀傷」最容易發生在至親突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的情況下,例如:自殺、謀殺、暴斃或意外死亡等。學會指出,若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了類似症狀,就得格外注意。
美國將「延續性哀傷」列為精神疾病 8症狀要注意
1-自我認同崩潰(如:感覺一部分的自己死去了)
2-對於該名亡者的死去出現懷疑、不肯相信
3-避開任何會提醒自己亡者已逝的訊息
4-對於亡者的離開會有強烈情緒反應(如:憤怒、悲慟、苦楚)
5-情緒處於麻木狀態
6-重新回歸生活出現困難(如:社交障礙、很難培養興趣、無法計劃未來)
7-感覺到人生沒有意義
8-強烈的孤獨感(如:覺得孤單、與他人無法產生連結)
部分陷入延續性哀傷的個案也會出現以下5種情形
1-把亡者的物品一直擺放在生前同一位置
2-很難想起與亡者共度的正面、美好回憶
3-很難信任他人
4-使用比過去更多的物質(如:菸、酒精、其他精神性介入物質)
5-出現自殺的想法或行動
面對親人驟逝 把握10個訣竅走出人生低潮
面對親人的突然離世是一件非常痛苦和困難的事情,但必須面對和處理這個現實。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幫助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1-允許自己悲傷:
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是自然而然的反應,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悲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時間來處理。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要感到羞恥或認為自己必須堅強。
2-尋求支持:
在這個時候,和親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談論你的感受和回憶,與他人一起面對悲傷,可以減輕心理壓力。
3-尋找專業幫助:
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有效應對悲傷,可以考慮諮詢專業心理健康醫生或諮詢師。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支援和指導,幫助你應對悲傷和失去的情緒。
4-保持身體健康:
儘量維持正常的飲食和睡眠習慣,保持身體健康。悲傷可能會影響你的身體狀況,因此要特別留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5-接受現實:
面對親人的離世,我們常常希望這只是個夢境,但接受現實是必要的。逐漸認識到他們不在了,並接受這個事實,是向前邁進的第一步。
6-慢慢地重建生活:
悲傷不會瞬間消失,但慢慢地,你會學會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紀念逝去的親人,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處理悲傷。
7-不要孤立自己:
儘管你可能覺得想獨自處理這個悲傷,但嘗試保持社交聯繫是很重要的。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感受他們的支持和關愛。
8-尋找安慰:
可以尋找一些能夠帶來內心平靜的活動,比如冥想、閱讀、散步等。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減輕情緒的波動。
9-給自己時間:
不要強迫自己儘快走出悲傷,每個人的悲傷過程都不同,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來逐漸療愈。
10-紀念親人:
保留和親人有關的回憶和傳統,可以幫助你感受到他們仍然存在在你的心中。
楊聰財最後呼籲,如果發現自己一直深陷悲傷鬱卒的狀態中不能自拔,請儘快尋求精神醫療團隊,讓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共同協助、走出生命的幽谷。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生命線專線:1995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走不出喪親之痛 醫:留意「延續性哀傷」8大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