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已進第7波Omicron流行,疾管署今天表示,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增加78%,但仍低於去年同期;新增重症個案,有未曾打過COVID-19疫苗的4歲女童住進加護病房。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4月27日至5月3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門急診就診計5853人次,較前週上升78%,已連續4週上升為今年最高,但仍僅是去年同期1萬9334人次的1/3。
對於疫情走向,羅一鈞指出,預估疫情高峰可能落在5月或6月,但上次疫情至今已經隔了半年,加上有最新JN.1疫苗接種,到底這波疫情會大起大落還是平緩高原,尚需進一步觀察;但目前可把握的事,預期5月份疫情會持續上升,且高峰高度應該僅會在上一波的1/2到1/3之間,不會那麼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4月29日至5月5日新增33例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4例死亡病例;今年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03例,其中37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1%以上。

新增重症患者中,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為中部4歲女童,沒有特殊病史,也沒有接種過任何COVID-19疫苗。4月起咳嗽有痰、輕微發燒,有到診所就醫服用抗生素,但症狀沒有改善,5月初又持續發燒、咳嗽加劇,食慾活動下降、呼吸費力情況。
林詠青指出,女童症狀惡化4天後,到急診發現有低血氧、呼吸窘迫,且胸部X光雙邊肺部都有浸潤,檢驗顯示白血球、發炎指數上升,PCR發現COVID-19陽性,判斷為感染COVID-19併發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收治加護病房並給予抗病毒藥物,目前住院第3天,意識與生命徵象穩定,但仍呼吸會喘,持續在加護病房治療。

各界關心粉紅超跑人潮群聚是否影響疫情,羅一鈞說明,上週5至19歲年齡層就診人次增幅較大,成年人和老年人增幅不明顯。且因進香繞境活動仍在進行中,需觀察下週統計數據才能更清楚評估影響。
疾管署說明,截至今年5月4日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08.8萬人次,全國接種率為8.7%,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1%、0.24%。近期疫情上升,上週疫苗打氣回升,第1劑接種5731人,為6週以來新高,第2季接種4070人,更創今年單週最高。
疾管署長莊人祥今日受邀參加立法院厚生會舉辦「後疫情時代呼吸道傳染病防治政策檢討」公聽會,分享疫情現況及疫情防治因應作為,盼增進與專家學者溝通交流與資訊分享,作為後續研訂各項政策參考。(中央社)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COVID-19就診大增78% 未打過疫苗4歲女童進加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