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縮了?放話陸船收「天價港口費」 遭航運業反彈後放寬

分享:

《路透社》報導,美國川普政府為振興國內造船業,抗衡中國大陸海運主導地位,計劃對大陸製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費,但在航運業反彈後,川普政府17日放寬港口費措施。

川普政府17日放寬港口費措施。圖為停泊在洛杉磯港的貨輪。(圖/美聯社)
川普政府17日放寬港口費措施。圖為停泊在洛杉磯港的貨輪。(圖/美聯社)

17日宣布的政策中,川普政府給予一些美國國內的航運業者豁免,特別是在五大湖、加勒比海區域和美國領地間運營的美國出口商和船東。

美國今年2月一項提案建議對大陸製造的船舶每次停靠港口徵收高達150萬美元(約新台幣4900萬元)費用,讓全球海運業背脊發涼,如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公告的內容有所縮水。

遠洋航運業高層原本擔心幾乎所有承運商都可能面臨堆存費。他們表示,額外的成本將使美國出口價格失去吸引力,且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額外成本將轉嫁至美國消費者身上。

修訂後的港口費計畫為適用新制的船舶每次航行將收取1次費用,每年最多收5次。

美國貿易代表署當初提議徵收費用標準是根據大陸製造的船舶在船隊中所占比例,或根據大陸船舶預期的訂單,但美國貿易代表署如今也決定不再按當初的提案。

抵達美國港口裝載煤炭或穀物等大宗出口產品的空船也不受此限。

報導稱馬士基營運的貨櫃船每次航行至美時都要造訪多個港口。圖為馬士基SKARSTIND停泊在洛杉磯港APM碼頭。(圖/美聯社)
報導稱馬士基營運的貨櫃船每次航行至美時都要造訪多個港口。圖為馬士基SKARSTIND停泊在洛杉磯港APM碼頭。(圖/美聯社)

收費新制將於6個月後開始實施。適用新制的散貨船將根據貨物重量繳納費用,貨櫃輪則將根據載運的貨櫃數量付費。目前不清楚這些費用是否會低於美國貿易代表署最初考慮的費用。

美國貿易代表署是在對大陸海事活動調查一年後做出決定,今年1月斷定大陸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主宰全球航運。

美國貿易代表署在全球航運業公開和私下強烈反彈後推出修訂版計畫,反對陣營包括國內港口和船舶營運商,以及美國煤炭、玉米、香蕉和混凝土等各種商品的進出口商。

業界高層曾警告,如果川普政府不調整這項計畫就實施,美國納稅人和勞工甚至是政府有意支持的美國造船商和船東都可能受害。

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和馬士基(Maersk)等業者營運的貨櫃船每次航行到美國時都要造訪多個港口,高層警告相關費用會迅速累積。

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於5月19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對貨櫃橋式起重機、貨櫃底盤和底盤零件徵收關稅的計畫。大陸在港口起重機製造領域占主導地位,美國貿易代表署打算對此祭出100%關稅。(中央社)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