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當選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首相,大陸外交部當日敦促日本新政府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學者認為,北京明顯表態為高市早苗劃出中日關係的兩道紅線,關注其是否再提「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確定對日關係走向。

據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報導,台灣政治大學安倍晉三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暉接受採訪時指出,高市早苗上台前強調日本再軍備化、正式參拜靖國神社、把「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寫入本國重要政治文件,讓北京對日本新政府高度警惕。他分析說:「從北京這次的發言看,第一個很明顯就是把未來中日關係的紅線劃出來,希望高市在這個框架下跟中國互動。第二個就是對高市期待並不高,無論是她過去以來的從政生涯,或是她的發言,跟台灣一些比較密切的互動,都讓北京非常擔憂。」
高市早苗被視為代表日本極右翼政治勢力,有「日本特朗普」「女版安倍」之稱,每年固定參拜靖國神社三次,包括春秋兩場例行大祭,以及二戰日本戰敗週年紀念日。她擔任內閣部長時,在今年8月15日日本戰敗80週年紀念日也都不例外。
儘管高市早苗放棄本月17日至19日秋祭期間前往參拜,改為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北京仍提出嚴正交涉。日本《共同社》20日分析,歷史問題恐將為高市早苗政府埋下隱患,前任石破茂時期維持穩定的近鄰外交可能因此蒙上陰影。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受訪時表示,儘管北京第一時間表態慎重,但「如果右翼的高市早苗擔任首相後,在歷史問題上、台灣問題上製造麻煩,我相信中國政府會拿出更堅定的態度來表示。」
包承柯分析,高市早苗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轉向謹慎,主要受制於國內中間力量的政治壓力,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在(韓國APEC峰會即將舉行)這個節骨眼上,她自己政局未穩,如果急於冒進去參拜挑釁,在國際上引起批判和抵制,對日本政府形象和日本外交都將是巨大打擊。她沒有選擇去參拜,應該是符合日本利益。」

《共同社》本月報導,高市早苗正尋求月底在韓國APEC峰會上,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會晤。包承柯分析,北京政府展現積極姿態希望加強對日關係,「如果日本不挑釁中國核心利益,有(APEC)這樣的一個機會,中國領導人沒有理由不同日本政府領導人見面。但現在問題是時間很緊。」高市上台後外交政策走向未明之際,北京也需要進一步觀察。
李世暉預期,北京表態明顯為高市早苗劃出中日關係的兩道紅線,預計下來將「聽其言觀其行」,重點關注她是否以首相身份再提「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確定對日關係走向。對於中日關係前景,李世暉分析,安倍的地緣戰略包括兩部分,以印太框架確立日本區域安全角色,同時支持全球化跟自由貿易。如果高市繼承安倍路線,可能在安全上對華強硬,經貿上與大陸保持正常互動,「中日之間在全球化議題上也許有一些可以談判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