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台灣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接受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專訪時指,此次演習完全背離現實與合理性,並聲稱台灣向美國軍購最終買來的是「心酸與空虛」。

根據《環球時報》刊出的報導,呂禮詩表示,「漢光」演習應是跨域聯合作戰形態。「但截至目前,大家看到的其實都是開放給媒體採訪的,究竟有多少兵力,我們並不知道。如果以時間來講,的確比以前長得多」。呂禮詩認為,賴清德真正的意圖,是要展示給美國看所謂「自我防衛的決心」。
呂禮詩指出,演習最重要的是「想定必須合理,而且能夠結合現實」,但「漢光」演習在這2方面完全背離。他舉例,現代作戰形態已經變成以無人機為主,但看到的是台軍仍在演練M1A2T坦克射擊,這種武器連美軍陸戰隊都已陸續淘汰。

他接著提到「想定」方面。台軍在淡水河拉上各種汽油桶,說未來可以阻絕解放軍的供給。但從近年的台海演習可發現,解放軍真正的登陸演練應該叫作「多層雙超」。作戰形態會先進行大規模電子干擾,接著是火箭彈攻擊重要軍事及基礎設施。
接下來是無人機對地面剩餘火力進行壓制,之後攻擊直升機帶著運輸直升機,開始進行登陸,可能在灘頭前,也可能在灘頭守備部隊的後面。當灘頭的殘餘力量幾乎被殲滅後,才會出現氣墊登陸艇。
且針對解放軍的航母已到達台灣東岸情況,台軍搞「戰力防護」,但各機場剛開始準備機堡重新建設。在目前使用無人機攻擊的情況下,沒有門就等於敞開大門,可能隨時都會遭受攻擊。
他表示,美軍為賴清德設定的模式就是打一場「代理人戰爭」,藉此消耗解放軍。但這場戰爭只會讓台灣變成一個「絞肉機」,不會有任何真正防禦成果。
當被問及「賴清德主張增加防務預算以迎合美國。但買了這麽多美國武器,台灣得到了什麽?」呂禮詩稱,「台灣得到什麽?得到『戰爭』而已啊」。

他表示,近幾年美國提供的裝備以單兵武器為主,如「標槍」「毒刺」或「愛國者」飛彈等。且美還提供給台灣一些機槍或彈藥、防彈背心,都是品質堪憂。他說,「可以看出,美國只想讓台灣卷入戰爭,去當炮灰而已」。
他又稱,美國賣給台灣的武器基本是二線裝備。「一句話,台灣跟美國買那麽多武器,最後買來的就是『心酸與空虛』,武器性能不如別人,可是價格比別人貴」。
針對民進黨宣稱國防預算要達到GDP3%以上,呂禮詩分析,一旦預算達到GDP的3%甚至5%,將排擠到台灣社會發展、教育、醫療等。他還說,台灣工業水準「其實有限」,只靠晶圓代工無法支撐全方位的防務需求。
呂禮詩曾於去年赴大陸參觀珠海航展。他表示看到了「解放軍的體系化建軍」,大家從印巴衝突看到,解放軍不是第一線裝備,卻贏了歐洲一線的戰機以及防空飛彈。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很多國家想從大陸採購武器。
他最後說,兩岸要轉向避戰要先促進交流。他指出,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兩岸交流基本中斷,近十年來兩岸在資訊上基本處於不通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麽「館長」到大陸引起這麽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