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教授指北京出招逼美「反對台獨」 憂台政治人物能否團結

分享:

據《華爾街日報》27日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準備把對川普政府的一年高層接觸,推向他的終極目標:要求美國不只是「不支持台獨」。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若美國的態度讓人不安心,反能刺激台灣的內部更團結,但政治人物是否有能力帶領大家放下歧見、團結面對挑戰?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翁履中針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透過臉書發文提出觀點。他表示,北京瞄準川普的交易性格,把「反對台獨」當作談判籌碼。也就是說,北京的要求,並非單純語義之爭,而是要把美國的立場從戰略模糊推向北京的方向,讓台灣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翁履中研判,北京之所以覺得這一步可行,是因為川普急於要達成經濟協議。對川普而言,他可能認為這與美國既有的一中政策差別不大;但對台灣來說,象徵意義重大,因為這會削弱台灣對美國支持的信心。

翁履中指出,近期,川普政府已經出現幾個令人憂心的信號:推遲軍事援助、拒絕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甚至在部分場合避免重申「協防台灣」。這些舉動讓外界懷疑,川普是否會把台灣議題放在貿易協定之後。

翁履中認為,美方的官方立場仍是「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並強調中國大陸對台海和平穩定的威脅。但知情人士指出,北京會不斷利用川普的「交易心態」,試圖讓美國立場逐步靠近「反對台獨」的表態。

旅美學者翁履中。(圖/取自翁履中臉書)
旅美學者翁履中。(圖/取自翁履中臉書)

翁履中說,川普上任時他曾提醒過:北京會利用川普的「交易外交」特質,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說出「不支持甚至反對台獨」。對川普來說,他可能會認為這只是文字遊戲,沒有改變美國的一中政策;但對台灣人來說,這種象徵性的讓步,卻會大幅動搖大家對美國的信心。

翁履中強調,大家要理解,美國總統口中講的「原則」,很多時候是服務於眼前的利益。如果川普覺得這樣的表態能換到更好的經濟條件,他並不會覺得自己背離美國利益。但一旦美國總統親口否定台灣的獨立可能性,台灣內部的焦慮感會被放大,北京也能對台灣施加更多心理壓力。

台灣要如何面對?翁履中多次表示,知美,比「親美」或「疑美」更重要。不要用意識形態判斷誰比較挺美國,而要理解美國的決策邏輯,清楚知道什麼時候美國可能「交易掉我們的利益」。

翁履中認為,對台灣來說,危機也是轉機。如果美國的支持開始讓人不安心,反而能刺激我們內部更團結,不再把「等美國出手」當作唯一保證,而是自己強化國防、經濟,並且在政治上尋找更多共識。問題是,我們的政治人物是否有能力帶領大家放下歧見、團結面對挑戰?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