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行12日發布8月份金融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0.5兆元人民幣(約87.18兆元新台幣),單月增加2.06兆元人民幣(約8.76兆元新台幣),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100億元人民幣(約4678億元新台幣),為今年以來較低水準,顯示存款正加速流向投資市場。

《新京報》報導央行數據顯示,8月廣義貨幣(M2)餘額達331.98兆元人民幣(約1411兆元新台幣),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餘額111.23兆元人民幣(約473兆元新台幣),同比增長6%。M1M2「剪刀差」降至2.8%,較去年9月最高值下降7.3個百分點,創2021年6月以來新低。
中金公司分析師林英奇指出,M1增速上升除了去年清理手工補息的低基數效應外,也與存款進一步活化有關。他表示,存款定期化趨勢在2023年以來首次出現拐點,反映居民定期存款、銀行理財等固定收益產品到期後未續投,轉為潛在入市資金。
在8月份數據中,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18兆元人民幣(約5兆元新台幣),高於今年7337.5億元人民幣(約3兆1204億元新台幣)的月平均增長值。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8月權益市場交投活躍度升溫,居民存款加快入市,部分貨幣由儲蓄需求轉為交易性需求。
林英奇進一步表示,截至2025年7月居民存款規模約160兆元人民幣(約680兆元新台幣),而A股自由流通市值約43兆元人民幣(約182兆元新台幣),居民存款規模為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約4倍。從超額儲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視角測算,居民存款潛在入市的資金規模約為5兆至7兆元人民幣(約21兆至29兆元新台幣),可能高於2016至2017年、2020至2021年兩輪股市上漲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