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17日宣布首片在美國境內製造的Blackwell晶圓正式問世,這款晶片是由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所生產。黃仁勳更親自前往亞利桑那廠參訪慶祝,並強調這是近代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最重要晶片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歷史性時刻。外媒分析,這款晶片的生產對於輝達以及台積電而言,都具有高度的戰略、象徵,以及政治意義,然而也點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這款晶片仍然需要運送回台積電位於台灣的工廠,進行後續的封裝作業。

據美國資訊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黃仁勳在鳳凰城台積電廠區公開宣布這項成果時指出,能夠達成此項成就的正是全球最先進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的製造基地。他強調這是具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將有助實現美國總統川普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願景。
報導進一步指出,從戰略層面來看,此舉完全符合美國政府產業政策核心目標,將更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引進美國本土。輝達現在可宣稱其最重要產品之一在美國境內生產,從而規避對台灣製造產品可能徵收的關稅。對台積電而言,這有助將生產業務擴展至全球各地,降低因中國大陸因素可能導致業務中斷的風險。

台積電能在美國製造Blackwell如此大型晶片並獲得良好良率,顯示Fab 21的能力已可媲美台積電在台灣的廠房。台積電最終將在亞利桑那州陸續建置Fab 21多個階段,並導入先進製程技術,生產更具競爭力的晶片產品。過去數十年來,輝達晶片一直在台灣獨家生產,因此對這家以美國為基地的公司而言,能在美國本土生產關鍵AI GPU產品具相當重要象徵意義。
然而專家指出,儘管輝達Blackwell晶片目前已在美國境內生產,但若要使用這些晶片製造真正的輝達B300產品,就必須將它們運送回台灣,然後在台積電工廠進行先進封裝,這不僅使晶片生產成本相較完全在台灣生產更昂貴,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戰略和政治優勢,只剩象徵性意義。不過這種對台灣先進封裝技術的依賴不會持續太久。台積電和Amkor都在美國建造先進封裝廠,隨著這些產線正式投入使用,預計在本世紀末這種依賴性將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