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重新定義犯罪手法,從低成本深偽詐騙、AI撰寫的勒索軟體,到大規模身分竊取和關鍵基礎設施攻擊,這些新型態的犯罪正威脅著生命安全和全球金融體系,然而目前相關執法單位與機構的培訓、法律和跨境工具卻未能跟上這波變革。

《Axios》14日報導,知名的未來學家伊恩汗(Ian Khan)表示,AI可以創建自動化程序,以每秒數百萬次的速度在系統中進行「開鎖」操作,這是人類無法做到的。一旦入侵成功,駭客可利用AI竊取身分、操縱股票,甚至破壞水廠、智慧家庭和醫院等基礎設施。
《未來犯罪:深入數位地下世界與我們互聯世界的戰鬥》一書作者、未來學家古德曼(Marc Goodman)指出,這些攻擊可能來自街對面或世界另一端,深偽語音能說服受害者交出金錢,而被盜用的身分可能導致選舉舞弊、兒童色情內容傳播和冤假錯案。
根據網路安全組織DeepStrike的數據,2023年深偽詐騙嘗試激增3000%。德勤金融服務中心預測,到2027年,美國因生成式AI相關詐騙的損失將達400億美元(約1.2兆元新台幣)。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指出,生成式AI已增加合成身分詐騙的速度和規模,特別是在即時支付系統上。Entrust網路安全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每5分鐘就發生一起深偽攻擊,而數位文件偽造較去年同期增加244%。

除了大規模攻擊外,小型AI犯罪也讓地方執法機構感到憂慮。AI驅動的無人機可能收集偏遠道路上最佳藏屍地點的數據;未來的機器狗可能入室行竊;被駭的汽車可能自行駕駛到拆解場;AI系統可能告訴潛在竊賊最佳的汽車闖入方式。
伊恩汗和古德曼均表示,很少有警察學院培訓學員識別AI或電腦犯罪。根據《邁阿密新時報》報導,邁阿密戴德學院今年宣布將與AI公司Truleo合作,成為首批使用專用AI助理工具培訓學員的美國警察學院之一。警察行政研究論壇(PERF)一直鼓勵各機構隨著AI警務工具的普及而制定政策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