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男清下水道遭劃傷 紅腫發燒染蜂窩性組織炎險截肢

分享:

55歲張先生因工作清理下水道時右小腿被石頭劃傷,未立即處理,導致傷口感染惡化為蜂窩性組織炎,紅腫現象蔓延整條腿並伴隨高燒與劇痛。所幸家人及時將他送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就醫,經過適當治療後避免了截肢的風險。

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初期會出現皮膚紅、腫、熱、痛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控制,感染可能會擴散至更深層的組織或進入血液。(示意圖/Pixabay)
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初期會出現皮膚紅、腫、熱、痛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控制,感染可能會擴散至更深層的組織或進入血液。(示意圖/Pixabay)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淑媛解釋,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細菌經由皮膚傷口侵入所引起的皮膚與皮下組織感染疾病,常見的致病菌包括A型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李醫師指出,這類感染初期會出現皮膚紅、腫、熱、痛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控制,感染可能會擴散至更深層的組織或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或可能導致死亡。

李淑媛提醒,從事戶外工作者或務農族群特別容易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若同時合併有糖尿病、慢性下肢水腫、免疫功能低下或香港腳等問題,感染的風險會更高。她強調,一旦發現傷口,應立即清潔、保持乾燥並適時更換敷料,避免自行塗抹成藥或延誤就醫時機。

「若傷口的紅腫熱痛持續惡化,務必盡速尋求醫師協助。」李淑媛說明,依據感染的嚴重程度,醫師會給予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情況嚴重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清創。她也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可抬高受傷的肢體,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幫助消腫。

陳玟佑補充,糖尿病患者應養成每日檢查雙腳的習慣,注意是否有破皮、紅腫或變色情形。(示意圖/Pixabay)
陳玟佑補充,糖尿病患者應養成每日檢查雙腳的習慣,注意是否有破皮、紅腫或變色情形。(示意圖/Pixabay)

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陳玟佑則從日常生活預防角度提供建議。她表示,從事戶外或潮濕環境工作時應穿著適當的防護鞋襪,避免赤腳接觸水土;若有擦傷、割傷或蚊蟲叮咬,應立即清潔消毒;一旦出現紅腫熱痛症狀,應立刻就醫,切勿擠壓傷口或塗抹來路不明的藥膏;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格外注意足部照護。

陳玟佑補充,糖尿病患者應養成每日檢查雙腳的習慣,注意是否有破皮、紅腫或變色情形,洗腳時應以溫水清洗並保持乾爽,再塗上乳液保濕;趾甲修剪應平整且避免過短,鞋子選擇應寬鬆透氣、襪子以棉質材質為佳,外出時切勿赤腳行走。她強調,唯有落實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才能有效預防蜂窩性組織炎等足部感染疾病的發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