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分享:

一名43歲趙姓男子因左腹疼痛及腹脹不適就醫,經檢查竟確診為直腸癌第三期。醫師指出,年輕型大腸癌病例有增加趨勢,籲請民眾若有排便習慣改變應及早就醫檢查。

趙姓男子原本自認為單純消化不良,因無血便、便秘或腹瀉症狀,加上家族中並無大腸癌病史,一度輕忽症狀。(示意圖/pixabay)

趙姓男子原本自認為單純消化不良,因無血便、便秘或腹瀉症狀,加上家族中並無大腸癌病史,一度輕忽症狀。高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蔡達基表示,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患者直腸內有一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透過正子攝影檢查顯示,腫瘤位於距離肛門口約5至8公分處。

醫療團隊採用3D影像與4K高畫質放大的經肛門腹腔鏡微創手術方式,成功切除腫瘤。蔡達基解釋:「為降低腸道縫合處滲漏風險,術後為患者設置暫時性腸造口,待吻合傷口完全癒合後再進行關閉。」

針對大腸癌症狀,蔡達基說明,症狀會因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右側大腸的腫瘤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可能以慢性貧血、體重減輕為主,容易被誤認為胃腸問題;左側大腸的腫瘤則常見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裡急後重等情況,但也容易被誤判為痔瘡或腸躁症。」

蔡醫師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圖/Photo AC)

就本案例而言,蔡達基指出,趙先生屬於症狀不典型的代表個案,除了有吸菸習慣及略高的血壓、血脂與膽固醇外,平時也常有宵夜及飲酒習慣。醫師強調,年輕型大腸癌病患逐年上升的現象,與現代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特別是過度攝取含糖飲料、精緻糖類、油炸燒烤等食物,以及蔬果纖維攝取不足所致。

衛生福利部已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蔡醫師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他特別強調,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痛等不適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