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兩年多來力推「人本交通」,市府都發局趕在過年前完成「桃園舊城再生」的景福宮人行道本體工程第一階段,讓「桃園大廟」景福宮煥然一新,引發網友熱烈回響,大讚「這個道路寬度根本日本」、「看起來舒服多了!」、「兼顧城市美學與人本交通」,直呼「桃園的道路建設進步幅度非常顯著」,也鼓勵桃園市政府,希望「像這樣的工程未來會越來越多」。
為了改善桃園城市美學,張善政上任後,持續推動舊城再生,其中,主責的都發局將提升用路環境列為「舊城再生」的重點之一,除了改善行人空間外,更要兼顧在地城市美學。以此次景福宮週邊改善為例,便將傳統實體人行道的黃色欄杆換成黑色,搭配景福宮廟宇建築顏色,讓整體街景看上去非常融洽。
對此,有網友將完工後的照片貼在臉書社團《反攻大路》後引發熱議,不少人留言稱讚工程「兼顧城市美學與人本交通」、「跟台灣廟宇文化很搭」、「有用心規劃的街景,真的很好看」、「這個道路寬度根本日本」。
另外,還有網友拿鎮瀾宮做比較,表示自己從台中大甲來桃園居住,「鎮瀾宮周遭連人行道都沒有,整個大甲的人行道普及率不到5%」,更有網友敲碗,希望「希望全國人本交通設施按此施工標準比照辦理與推廣!」,還有許多網友勉勵並肯定市府「這必須給讚!請繼續!」、「之後再一路延伸到火車站跟大廟後面的捷運站吧!」、「工程很棒 希望像這樣的工程未來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