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過量真的不好!一名80歲男子長期有飲酒習慣,某次篩檢時,被發現食道下端疑似有病灶,切片檢查確診為早期食道癌,對此,就有醫師提醒,食道癌初期大多沒症狀,等到有明顯症狀,往往已是晚期,除了喝酒外,抽菸、長期胃食道逆流等也是風險因子。

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該男子身體還算硬朗,平日也未感覺到身體有異狀或不適。過去他曾多次照胃鏡,被診斷出胃食道逆流,長期在服用胃藥,由於還患有糖尿病,於是建議對方可做胃鏡及胰臟內視鏡超音波,這樣可以一次性篩檢食道癌、胃癌、胰臟癌、膽管癌、膽囊癌。
林相宏指出,為男子進行檢查時,發現其食道下端長期被胃酸還有酒精刺激,表面黏膜和血管變得不規則,進一步切片檢驗,竟是早期食道癌(鱗狀細胞癌),所幸發現得早,趕緊安排手術治療。
藉此個案,林相宏提醒,食道癌初期大多無症狀,偶爾可能只出現吞嚥疼痛或胃食道逆流症狀,而最典型的晚期症狀就是吞嚥困難,尤其進食固體食物會感覺卡住,需搭配一些流質才能順利吞嚥;不過,往往腫瘤已經占了食道管道3分之2以上,才會出現此症狀。另外,其它晚期症狀還包括體重減輕、胸痛或胸悶,以及咳嗽或聲音沙啞(因腫瘤侵犯到喉返神經)。

而食道癌的風險因子包括抽菸(罹病率是非抽菸者2倍)、喝酒、長期胃食道逆流、喜歡喝非常燙的液體(超過65度)、肥胖,以及巴瑞氏食道,林相宏表示,它是長期胃食道逆流的合併症,是一種食道細胞病變的症狀。
為此,林相宏也提醒,要預防早期癌症,仍建議定期做內視鏡篩檢。食道癌若在初期就被診斷出來,5年存活率可由末期的2成明顯提升至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