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砧板上都是細菌!專家曝「這樣做」恐成食物中毒原因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砧板是每戶人家中都必備的用品,但你知道嗎?如果使用砧板後清潔不當,容易導致細菌孳生,甚至會成為食物中毒的原因!對此,專家就建議,生食、熟食盡量分兩塊砧板,最好是可以再區分一個專門切蔬果的,另外清洗得要用冷水洗,不要用熱水。

砧板的清潔很重要。(示意圖/photoAC)

使用砧板務必生熟食分開、正確清潔

海洋大學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所莊培梃助理教授表示,生食與熟食應該使用不同砧板,且用後立刻仔細清潔,他建議家中最少準備兩塊砧板,一個專門切生肉等生食,另一個專門切熟食,例如熟滷味等食品,避免生食上的微生物交叉污染傳到熟食,若能準備第三個砧板處理蔬菜會更好,而生熟食的砧板可以做標記,或直接以不同顏色砧板分別,方便自己與家人辨認。

砧板應避免鋼刷與滾燙熱水

莊培梃助理教授提醒,砧板使用後須立刻清洗,避免食材殘渣停留在砧板表面使微生物孳長,清洗時以洗碗精、沙拉脫等食品用洗潔劑搭配細纖維菜瓜布刷洗,避免使用鋼刷以防刮痕損傷,也不可直接用滾燙熱水沖洗,否則食物殘渣中的蛋白質遇熱凝固反而不容易洗淨。

另外,莊培梃助理教授也建議,砧板洗淨後放在通風處晾乾、保持乾燥以免發霉,如果想額外對砧板施行消毒,可以用75%酒精或200.ppm的漂白水(以市售5%漂白水為例,可將40mL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調配)消毒,並需避免消毒液殘留而污染食材。

砧板種類大不同!食藥署教您認識四大材質

而到底該如何挑選砧板呢?莊培梃助理教授表示,大家可依據廚房流理臺面的大小,挑選大小合適的砧板,操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至於不同材質的砧板各有其特性,使用與維護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以下就四大類材質加以說明:

⑴木頭砧板:
材質較厚重,適合剁切生肉。木頭砧板較不容易造成刀具損傷,但容易吸水、發霉,需注意絕對不可長時間泡水,以免吸水後形成讓細菌孳長的環境。

⑵塑膠砧板:
較為輕薄、平價,有不同顏色可供選擇,但較容易留下刀痕,若損傷嚴重即須更換,不可繼續使用。莊培梃助理教授特別提醒,高溫、高油食物都不可直接放上塑膠砧板切,以免超過耐熱溫度。

⑶玻璃砧板:
不容易附著氣味、較耐高溫,但容易使刀具變鈍,且使用時易滑動,需特別小心。

⑷不銹鋼砧板:
近年來常見的新材質,表面光滑、不容易留刀痕,方便清洗與保養,但容易造成刀具磨損,使用時易滑動,需特別留意安全操作的問題。

莊培梃助理教授提醒,若砧板已經有明顯刀痕、變色、發霉時,就一定要即刻更換新砧板,以免病原性微生物存在、附著於食物上,造成食品中毒。若常用但無明顯外觀變化,也建議使用2-3年就需更換。

最後,食藥署叮嚀,無論任何材質的砧板,使用後都應立即清潔乾淨、風乾,並依照不同材質的砧板特性正確使用,也可幫助自己把關居家食安,飲食生活更愉快。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