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名被稱為「麻糬伯」的57歲男子先前曾罹患肝癌,就醫後發現有3公分的腫瘤,經過栓塞治療後恢復穩定,但麻糬伯因疏於追蹤,體內的癌細胞長出20公分的腫瘤,擴散到頸椎造成癱瘓。亞大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檢查後,發現麻糬伯的骨頭「差點被吃光」,緊急進行脊椎減壓手術並透過三合一療法成功續命。王博民提醒,B型肝炎帶原者、C肝感染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與家族病史者,都是肝癌高危險族群,呼籲民眾要定期追蹤、檢查。

台中「麻糬伯」因癱瘓就醫,竟發現癌細胞擴散到頸椎,且肝臟內有一顆20公分的巨型腫瘤。(圖/亞大附醫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表示,麻糬伯2023年曾確診肝癌,被查出肝臟長了3公分的腫瘤,醫療團隊評估後採用栓塞治療,治療後麻糬伯以為痊癒就沒再追蹤。直到2024年,麻糬伯突然開始感到四肢無力,包麻糬時也經常掉落,之後甚至癱瘓無法行走,家屬驚覺不對,連忙帶他就醫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經擴散,導致第5節頸椎被將近5公分的腫瘤壓迫,「骨頭差點被吃光」。
王博民透露,當時他與神經外科醫師討論後,決定先進行減壓手術清除部分癌細胞,再用維持器固定脊椎結構,之後搭配放射治療清除殘留在頸椎的癌細胞,才讓麻糬伯成功恢復部分行動能力。

麻糬伯2023年曾確診肝癌,治療後以為痊癒就沒再追蹤,才會讓病態嚴重。(圖/亞大附醫提供)
王博民指出,隨後他開始處理肝癌,他發現麻糬伯的肝臟內有一顆20公分的巨型腫瘤,大小有如一顆排球,已經阻塞左肝門靜脈。所幸醫療團隊採用免疫療法、標靶藥物與放射治療三管齊下,才讓腫瘤縮小至8公分,失去活性,無須進一步手術處理或引流,麻糬伯也逐漸恢復行動力,生活回到正軌。
王博民提醒,肝癌若無定期追蹤,很容易在患者不知情的狀態下復發或轉移,尤其是轉移到頸椎的案例十分罕見且危險,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脊椎斷裂。王博民也強調,B型肝炎帶原者、C肝感染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與家族病史者,都是肝癌高危險族群,呼籲民眾要定期追蹤、檢查。(CTWANT)